芝加哥——美国眼科学会(AAO)年会消息,据Richard J. Duffey博士报道,年度调查显示LASIK约占屈光手术操作的90%。 位居LASIK之后,最常选择的是PRK手术,约占回答者的68%,然后是角膜缘松驰切口/IOL(57%)、屈光晶体置换(39%)和单独角膜缘松驰切口(26%)。调查中其它被选择的屈光操作少于25%。 调查覆盖了国际屈光手术学会的2000名会员,回收了246份调查卷,回收率16.4%。被调查者要求根据几种假定的屈光手术候选类型进行手术方法优先选择。 Duffey博士介绍,30岁–10 D患者,40%的医生首选LASIK,紧随其后的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35%);45岁+3 D患者,LASIK仍是首选,但对于+5 D患者,屈光晶体置换是优先选择的方法。 40%的回答者首选博士伦公司的Hansatome微型角膜刀,22%的人选择IntraLase FS飞秒激光,选择Visx Star S4激光的是选择其它激光系统的2倍。在可用于矫正老视的人工晶体中,选择ReStor晶体的已经超过crystalens晶体。Monovision仍是最常选择的矫正老视的屈光手术方法(53%)。改良的Monovision技术位居第二位(23%)。 接近3/4的回答者(72%)说,他们进行LASIK的最低中央角膜厚度要求是480 µm至500 µm之间。一个门诊外科中心对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选择占绝对优势(78%)。屈光手术患者共同参与意见呈增加趋势,从2004年的40%升至2005年的60%。不到一半的回答者(44%)报道在他们自己的手术患者中出现过LASIK术后肿胀。全部回答者中,23%说只遇到过1例该种病例,10%说遇到过2例,6%说遇到过3例。没有回答者说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10例以上病例。 年度调查的结果见www.duffeylas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