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经济“微企稳” 稳中有进亦有隐忧 2016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可以用风云激荡、热点频发、再失衡来描述。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出人意料地急剧下挫,英国全民公投意外脱欧,日本央行执意坚持负利率政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受到发达国家的再度挤压而失衡等问题,都是直接而具体的表现。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和运行中的风险与挑战,在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元框架”的同时,中国政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总体呈现出在加速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的格局。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也超过了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和金融机构的预期,“微企稳”的特点开始形成并逐步强化。 微企稳的典型特征:稳、中、有、进 “稳、中、有、进”包括两层涵义:一是“稳中有进”,即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深化改革,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二是“稳、中、有、进”,即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的理念融为一体,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产出效率。本文所指主要是第二层涵义,并按照“稳、中、有、进”的框架对上半年宏观经济“微企稳”的情况进行分析。 所谓稳,就是有产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出稳。上半年,我国GDP规模达到340637亿元,尽管增速较2015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但所创造的GDP增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却较2015年同期多增加230亿元,经济实际产出保持稳定增加。二是就业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5%,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2%左右,总体保持稳定。三是物价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9%,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8%,成本推进型和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的风险都保持在低位。 所谓中,就是持衡中,总体坚持平衡发展。这也包括三层含义,风险平衡是第一层含义。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尽管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到27.9%,销售额增速达到42.1%,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需求火爆的局面,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保持在6.1%,房屋新开工面积仅增长14.9%,实现了市场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目标。体系平衡是第二层含义。在发展指标上,协调性好、统一性强、反应较为准确。以上半年的服务业为例,增加值增速达到7.5%,占GDP的比重为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在支撑性指标上,协调性、一致性表现突出。仍以服务业为例,上半年服务业用电量增长9.2%,比全社会平均用电量高6.5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占全部投资的57.7%;外商直接投资的70.4%也在服务业,增速达到8%,比整体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高出60%左右;服务业的税收增速达10.9%,比税收整体增速高4个百分点左右,占整个税收的58.2%。流量与存量平衡是第三层含义,这突出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即“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初步成效。去产能——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9.7%,粗钢下降1.1%;去库存——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2100万平方米;去杠杆——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降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为85.7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2元。 所谓有,就是有回报,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8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505元,同比实际增长6.1%。再看企业收入,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亿元,同比增长6.4%,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在政府收入上,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14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72236亿元,同比增长8.6%。政府收入总体上保持稳定,对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如医疗卫生支出增速达到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达到15%,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支出达到21.8%。 所谓进,就是结构改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先,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优化。“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率是37%,服务和货物贸易净出口对GDP 增长贡献率是B10.4%。可见,内需继续强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消费居于主导地位。其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占GDP比重达到54.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6%。再次,区域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3%和7.2%,快于东部地区0.9和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分别为12.8%和13.5%,快于东部地区1.8和2.5个百分点。 微企稳的现实隐忧: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既是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高度概括,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稳定的现实隐忧。错,是指错配,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综,是指综合,主要指分配领域的发展潜力;复,是指复位,让真正的增长因子恢复其应有的位置和活力;杂,是指混杂,即风险和机遇混杂在一起,形成了进退之间的微妙形势。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