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5-2815:57:43新闻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鲛人之泪东方之美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 珍珠在我国古代有连城之价,有“东方之美者也”之誉,历来被视作奇珍至宝。它与璧玉并重,常作帝皇冠冕衮服上的宝珠、后妃簪珥的垂饰,为权威至上、尊贵无比的象征,达官巨贾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 我国古代传说,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当鲛人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变成美丽的珍珠。此外,珍珠的圆润与否又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其七律《锦瑟》的第五句就写进了这个传说:“沧海月明珠有泪。” 美神滴落的露珠 珍珠是所有珠宝里唯一有生命过程的珍品,一只平凡的贝母里生出一颗温柔、圆润的珠宝,谁能说这不是天赐的恩物?所以,世界各国都有着关于珍珠的优美传说…… 在古印度,珍珠是诸神将晨曦的露水幻化而成的。在古波斯,诸神的眼泪会变成珍珠,象征光明和希望。丹麦人认为美人鱼思念王子而不得,泪洒相思地,被守护在身边的贝母蚌珍藏起来,时间长了,眼泪就变成颗颗珍珠。而罗马则传说美神维纳斯出生于贝壳中,当贝壳打开之时,从她身上滴下来的露水就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堤切利在《维纳斯的诞生》一画中,将女神置于一扇巨大的贝叶之上,从水底缓缓而出,女神抖落的水珠形成粒粒珍珠,洁白无瑕,晶莹夺目……各类珍珠竞放异彩 珍珠的分类方式很多。按照成因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贝、蚌的体内自然形成的珍珠,而“养珠”是将生石决明的颗粒或砂粒等投入蚌壳内经数年后所形成。习惯上人们又把珍珠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而市场上更常见的种类有:中国淡水珠、南洋珠、日本养珠、大溪地珍珠。 中国淡水珠最大的优势就是珍珠的形状与色调千变万化。南洋珠享有“珍珠之后”美誉,一般直径较大,属重量级珍珠,价值不菲,其中金色的南洋珠让许多女性爱不释手。 日本养珠的光泽感极佳,是养珠中的经典品种,主要有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由2毫米至10毫米,其中带粉红的白色、奶油色及银蓝色都令人眼前一亮。 大溪地珍珠来自南太平洋的环礁及珊瑚岛,是珍贵的海水珠。大部分大溪地珍珠都属水滴型,线条比一般圆形更见独特,直径由10毫米至15毫米不等,颜色一般有纯黑、深灰及银色,而最独特的颜色要算灿烂夺目的孔雀绿,弥足珍贵。 光泽感:评定珍珠的最主要标准首推光泽度,变换不同的角度,可见珍珠光华中呈现出彩虹般的晕色。 形状:一般而言完美的珍珠形状多是全圆形或形态典雅的水滴形,其中,全圆的精美珍珠有“走盘珠”的美誉。 表层:原则上,表层越少坑洞或斑点的珍珠价值越高,但一般,即使价值不菲的珍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小瑕疵,因此完美无瑕的珍珠实在非常罕有。 体积:珍珠粒径越大,孕育的过程越艰难,价值就越高,古语云“七分珠,八分宝”就是这个道理。总体来说海水珍珠普遍大于淡水珍珠,直径大于9毫米的珍珠价格不菲。 颜色:金黄色的南洋珠和具孔雀绿伴色或紫红伴色的黑珍珠因为非常稀少所以十分贵重,除此之外,对于颜色的选择大可依个人爱好。 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事件频发,所以,我们要先谙熟辨识真假珍珠的常用方法: 看光泽:俗话说“珠光宝气”,珠光主要是从珍珠的内部细密结构层反射出来,并经过光的衍射产生的特有光泽,光泽分层次,有的时候会有环纹。上等珍珠就是放置于阴影中或暗处,仍然珠光闪闪,光彩照人。假珠反射出的光则通常集中在一个光点,较刺眼,且缺乏变幻的光彩。 两颗珠子对磨:珍珠层的结晶体排列是有序的,就像房顶板那样凹凸不平,行话叫做叠瓦状排列,所以摩擦时感觉好像有砂似的就是珍珠。而假珠一对磨就打滑。 用火烧:珍珠放在燃气火机上灼烧,表面完好,光泽依旧。假珠被灼烧时,灼烧面出现黑烟色,表面珠层脱落。 试手感:珍珠即使是天气炎热时触摸也感到十分清凉、爽手。伪珠触手时则觉得粘腻滚滑。 三分品质七分保养 对于一件珍珠首饰而言,本身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是因为珍珠硬度很低,化学性质也不够稳定,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养护方法,珍品也会悄悄贬值。 远庖厨: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气孔,所以不宜让它吸入空气中污浊物质。不要戴珍珠炒菜烹饪,蒸汽和油烟都可以渗入珍珠,令它发黄。 勿浸洗:自来水中有氯,会损害珍珠表面的光泽,而且水会进入珠的小孔内,对珍珠不利。可用软湿毛巾小心抹净,风干后保存。 勿密封:不要长期将珍珠放在保险箱内,也不要用胶袋密封。珍珠需要新鲜空气,每隔数月要拿出来佩戴,让它们呼吸。但是珍珠逐渐变黄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所谓“人老珠黄”就是这个意思。 避香水: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切勿与香水、发胶、润肤露等化学制剂接触。(李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