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最新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 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

2016-6-13 00:00| 发布者: 丹阳眼镜价格| 查看: 51| 评论: 0

摘要: 专家: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 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   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和培育我国世界级工业品牌步伐,方可实现我国的“品牌强国梦”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 ...

专家: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 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

  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和培育我国世界级工业品牌步伐,方可实现我国的“品牌强国梦”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和50%的销售额。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占到全球的20%以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有281种工业产品的销量世界第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我国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也愈演愈烈。

  2015年10月,美国一家品牌咨询公司发布“全球最佳品牌榜”百强名单,美、德、法三国分别有52家、10家和7家企业品牌入选,英国和日本均有6家企业的品牌入选,上述5国入选的品牌数占据了百强品牌的80%以上,仅美国一家就占据了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仅有华为、联想两个品牌入围。

  为促进我国工业品牌发展,应将有关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布局,并制定旨在促进工业品牌发展的专项规划,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重点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对发展工业品牌的统筹与谋划。

  工业品牌国际化水平滞后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品牌发展水平虽有提升,但仍与发展规模和地位不相匹配。2005~2015年,我国入围世界品牌500强(每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企业的数量从4家增加到31家(其中制造业品牌14家),年均增速达22.73%,但目前我国品牌的发展与建设并不充分。

  2015年,共有27个国家入围《世界品牌500强》,处于第一阵营的美、英、法三国分别占据了228个、44个和42个席位,处于第二阵营的日本、中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分别有37个、31个、25个、22个和17个品牌入围。

  不难看出,尽管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但其主要国家的品牌实力依然较强。我国入选品牌数量虽然较以往增多,但仅为美国的1/10强,与拥有13亿人口、居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不相称,工业品牌发展水平仍处于“第三世界”。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并未转化为品牌效应。

  从企业层面看,我国工业企业规模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品牌国际化的发展速度。2015年,中国有106家企业进入世界“财富500强”(以销售收入计),但仅有31家企业进入世界品牌500强(以品牌价值与影响计)。同期,欧美许多国家的品牌500强数量却反超财富500强数量。例如,2015年,美、英、法三国品牌500强的上榜企业分别为228个、44和42个,同期上述三国财富500强的上榜企业数分别为128个、29个和31个。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更依赖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

  缺乏世界级工业品牌的原因

  一是缺乏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工业企业品牌的成长与发展受限。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企业所处的成熟的市场环境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竞争机制也不健全,不利于我国工业品牌的成长壮大。

  同时,为了保障经济发展,不少地方频繁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品牌进入本地市场,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阻碍了国内工业企业品牌的市场推广和发展。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原品牌企业形象及利润受假冒伪劣产品侵袭,其发展品牌的信心也遭受打击。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