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卫星:多措并举 助力海西全面的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抓住关键环节,综合施策,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诺卫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柴达木已经发展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以强创新、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防风险等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项目谋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 “推动海西发展,既要激发激活内生动力,还要加大支持帮扶力度。”诺卫星说,不久前召开的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增强科技人才支撑能力。并要求海西州切实担起主体责任,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意识,增强时不我待、主动作为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努力为全省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海西州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谈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诺卫星表示,近年来,海西州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作为应对经济下行、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十三五’期间海西将建设全国新能源示范基地,并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紧抓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方面的机遇。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及光热发电产业。” “当然,我们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诺卫星说,主要体现在,电网送出条件薄弱,制约了新能源后续发展;产业化水平较低,园区配套设施亟需不断加强。“接下来,海西州将科学谋划定位,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发展产业链条。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水平。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诺卫星说。 此次参会,诺卫星建议,国家应加大对青海发展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着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国家级太阳能综合研究与示范基地。他建议说,青海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调节性能优良的水电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80%,具备建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发电示范基地的基础条件。青海电网是西北超高压输电网络的枢纽,是连接青藏电网和全国电网的唯一通道,是青藏地区水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消纳和送出的必经之路,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可直接促进西北地区供能结构的转变,并且对我国中东部地区转变供能结构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示范作用。 发挥自身优势 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青海特别是海西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诺卫星表示,海西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紧紧围绕青海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思路,依托柴达木区位优势和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强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地的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动钾肥、纯碱、镁、锂等工业产品和枸杞、柴达木福牛等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走出国门;依托柴达木地理气候条件、兰西拉光缆贯通全境、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等优势,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存储处理中心,以期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