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弱视双胞胎因家贫配不起矫正眼镜只能戴眼镜框

2010-7-5 00:00| 发布者: 丹阳眼镜价格| 查看: 275| 评论: 0

摘要: 两个孩子戴着眼镜框,好眼的那边用布条遮盖着,只让弱视的眼睛视物,希望能刺激这只眼睛的发育。 坊子区坊城街道富民街社区的刘鑫栋、刘鑫梁是双胞胎,今年9岁,从出生起就患上了弱视。他们的父母已经下岗多年,生活靠低 ...

    两个孩子戴着眼镜框,好眼的那边用布条遮盖着,只让弱视的眼睛视物,希望能刺激这只眼睛的发育。

    坊子区坊城街道富民街社区的刘鑫栋、刘鑫梁是双胞胎,今年9岁,从出生起就患上了弱视。他们的父母已经下岗多年,生活靠低保救助。双胞胎男孩眼看越长越大,医生说,要是再耽误几年不治疗,过了发育期,恐怕弱视就将伴随他们一生了。然而,对这个穷困的家庭来说,医疗费用却是个过不去的坎。7月2日,孩子的母亲无奈向本报求助,希望有人能帮一把。

弱视

不辨深浅动作异常

    7月2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坊子区坊城街道富民街社区双胞胎刘鑫栋、刘鑫梁的家中,接待记者的是双胞胎的母亲。记者看到,他们住的房子不算很破旧,是农村中比较普遍的砖瓦房,但一了解才知道,他们一家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房子是孩子的爷爷刘乐君的。

    不一会儿,从门外跑进来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孩,身材都非常瘦小,虽然说是跑进来的,但他们俩调皮的奔跑动作却带着明显的异常。弱视的孩子是很难辨别深浅的,因此,在跑动过程中,往往动作不太协调。

    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因为两个孩子早产,可能是因为缺氧的缘故,造成先天弱视。两个孩子今年都9岁,老大叫刘鑫栋,是右眼弱视,老二叫刘鑫梁,是左眼弱视。两个孩子是在一岁多到医院检查斜视时,发现患有弱视的,之后,家里靠省吃俭用凑钱给孩子们治病。他们去过坊子区、潍坊市、甚至北京市的医院,都确诊为弱视,治疗方法就是戴眼镜,或者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由于后者费用太高,无奈,他们只好验配了眼镜回家。

不便

两个孩子时常受伤

    说起两个孩子的弱视,爷爷刘乐君也是十分难过。他告诉记者,两个孩子最明显的弱视影响,就是不知道深浅。平时走路,明明前面的坑比较浅,可孩子会觉得很深,结果会做出腾跃的姿势,期望能大步跳过去,为此,孩子们受伤不少。有时,孩子还会对远处的物体视若不见,往往碰伤。如今,两个孩子的面部、腿上,都留有一些受伤的痕迹,因此也造成了性格上的格外小心。

    有时遇到下雨天,路上泥泞,负责接孩子回家的刘乐君就格外担心,因为孩子看不清地上的泥泞,往往又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可以说,弱视让两个孩子生活极度不便。

    因为医院的大夫说,孩子要在十三四岁前抓紧进行矫正,家人四处求医,也验配了特殊的眼镜。可是,孩子毕竟调皮,经常把眼镜跌碎。这些特殊配制的眼镜价格不低,每副从一二百元到五六百元不等,经常破碎后,因负担太重,家人无力再给孩子买。如今,两个孩子戴着的都是眼镜框,好眼的那边镜框用蓝色布条遮盖着,只让弱视的眼睛视物,希望能刺激这只眼睛的发育。

贫困

父母下岗吃着低保

    采访中,9岁双胞胎兄弟刘鑫栋、刘鑫梁的母亲时时掉下泪来。她告诉记者,她的心里很矛盾。虽然无奈中向媒体求助,但是,她又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怕将来孩子找不到对象,影响孩子们的生活。不过,听很多人说,媒体报道后往往会有好心人帮助,所以,她又不得不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自己的孩子如今9岁,她希望能在十三四岁前将孩子们的眼睛治好,不希望因为家境的贫寒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

    虽然去过不少地方的医院,但刘鑫栋、刘鑫梁的治疗方案目前也就两种,要么长期戴眼镜,要么在医院的康复中心治疗。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在医院的康复中心治疗需要好几万元,这是他们这个家庭怎么也做不到的。

    她和丈夫刘明江都下岗多年,平时丈夫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勉强够一家人维持生活,很难有剩余。两个孩子的治病全靠孩子的爷爷刘乐君,因为刘乐君是在煤矿退休,每个月还有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孩子们的眼镜一碎,几百元就没有了,家里也无力及时更换。如今,两个孩子也不戴眼镜了,只是裸视着期盼自然康复。但是做母亲的知道,这样的康复效果不明显。

    坊子区坊城街道富民街社区居委会书记徐英杰告诉记者,2007年,刚调来此处工作不久的她,曾经因为刘乐君有退休收入,取消过一次这个家庭的低保待遇,但后来她发现,这个下岗职工组成的家庭,对于孩子们两三万元的治疗费的确难以负担,因此,这个家庭如今继续靠低保救助缓解困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