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眼视光学 爱眼护眼 查看内容

眼科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2008-4-21 00: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6| 评论: 0

摘要: 同眼科手术本身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相比,眼科麻醉的并发症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从以往的文献来看,眼科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并非少见,有的还十分严重。因此,认识并了解眼科麻醉的并发症,是手术者面临的重要课 ...

同眼科手术本身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相比,眼科麻醉的并发症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从以往的文献来看,眼科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并非少见,有的还十分严重。因此,认识并了解眼科麻醉的并发症,是手术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眼球穿孔伤

眼球穿孔伤是球后麻醉时容易产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一种情况是针头穿透巩膜进入眼内;另一种情况则是贯通眼球。两种情况都可产生严重后果 产生这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术者球后注射技术不规范,其次是针头等注射器具不符合要求。眼球穿孔伤特别容易在高度近视眼的“长眼”发牛;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不仅眼轴长,而且巩膜菲薄,因而依据常规的进针方法和方向,应很容易穿通眼球;有视网膜脱离或拟作放射状角膜切开的患者,要比作白内障的患者的眼轴长,因此有更大的危险因素。

2.球后出斑

球后出血较之眼球穿孔更为常见,因之更具临床意义。严重球后出血的发生率为l%~3%。球后出血可根据来源分为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前者常表现为眶压迅速增高,随着眼球突出而使眼睑绷紧,眼球固定,继之眼睑皮下瘀血;而静脉出血则扩散较慢,甚至表现为延迟性出血。

球后出血的直接结果是推迟手术,而如若损伤眼球的供给血管,则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麻醉时一旦发现有球后出血,应即刻以指压或以纱垫按压闭合的眼睑,直到证实出血停止。在较严重病例,应推迟手术,单侧加压包扎。术后观察包括测眼压和检眼镜检查眼底以观察视网膜循环情况。预防球后出血,主要是进针速度要缓慢,进针不能过深。因为眶尖部集中了几乎所有进出眶部的血管,因此很容易被损伤。球周麻醉技术可明显减少球后出血机会。

3.视网膜血管闭塞

有严重血液病或血管疾病的患者,球后注射麻醉剂后易发生视网膜血管闭塞。产生视网膜血管闭塞的原因,可能与直接损伤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麻醉剂对血管的药理及压迫作用有关。

4.视神经损伤

球后麻醉引起视神经损伤,尽管很少发生,但后果十分严重。明显的视神经损伤往往和眼球供给血管的严重损伤同时存在。由于静脉压迅速增高,可产生一系列眼底改变:视乳头周围或邻近静脉两旁出现多数灰白色渗出物或少许出血,其渗出物有如棉絮斑,境界不清,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其表现恰似外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purtscher retinopathy)。在某些病例,球后出血所致的眶内压增高,也可闭塞视神经的小营养血管。此时,尽管检查眼底不会发现血管闭塞及视神经萎缩证据,但可出现明显的视野缺损。

5.血管内注射

血管内注射是指球后麻醉时,误将麻醉剂注入到眶内血管的情况,临床偶有发生。静脉内迅速注射某些种类的麻醉剂,同样可引起心脑意外,即使是小剂量注射。因此,行球后麻醉时,强调缓慢注射是十分重要的。

6.眼外肌并发症

眶局部麻醉可引起眼外肌延迟性功能障碍。当应用大剂量长效麻醉剂时,可于术后24~48小时出现复视或上睑下垂。如复视或上睑下垂长久不能恢复,则说明药物毒性反应直接作用于眼肌,或神经支配受到严重损伤。一般来说,当超过6周尚不能恢复,则25%的病人将罹患持久性损害。有实验证据表明,局部麻醉制剂对肌肉有毒性作用,与。肾上腺素混合可加重这种毒性,制剂浓度越高,其毒性越大。但大多数人认为,产生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将麻醉剂直接注入到肌肉中所致。深入了解眶部解剖及眼外肌的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球后麻醉技术,可完全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7.上硷下垂

眼局部麻醉后出现上睑下垂,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观察者判定标准不同,文献报告其发生率有较大差异,一般为0~20%。与术后上睑下垂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局麻或手术所致的眼睑水肿;对眼球和上睑施加的压迫;开睑器的牵拉;上直肌缝线对上直肌的牵拉;术后过紧的包扎等。

8.术看瞳孔弛缓综合征

术后瞳孔弛缓综合征(atonic pupail syndrome)为一种罕见的并发症。Friedber认为是针尖直接损伤睫状神经节或其临近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所致。而Lam等报告7例瞳孔弛缓综合征病例,通过pilocarpine试验证实,是由于瞳孔括约肌损伤所致,从而排除针尖损伤睫状神经节的可能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