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科学防治及患者保健 视力减退有预兆 ·眼疲劳症状:看书时间一长,感觉字迹重叠或串行。再看前面的物体,若即若离,浮动不稳。这些都是眼疲劳所造成的睫状肌调节失灵的表现。另外,有的少年儿童会反复发生麦粒肿、睑缘炎,都表明近视眼的“前奏曲”已经奏响。 ·知觉过敏症状:在发生眼疲劳的同时,许多人还伴有眼睛灼热、发痒、干涩、胀痛,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 ·全身神经失调症状:有些原来成绩好的小朋友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脾气变得急躁,学习成绩下降。晚上睡眠时多梦、多汗,身体容易倦怠,且有眩晕、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是由于受眼疲劳影响所产生的中枢和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也是即将产生近视眼的信号。 真假近视要分清 所谓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眼之前的一种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缓解,眼睛发生了器质性改变就形成了真性近视。判断真假近视眼需要做散瞳验光。散瞳的目的是解除眼睛疲劳,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这样验出的屈光度才是准确的。如果散瞳后裸眼视力能够达到1.0,那就是“假性近视”,在短期内能治愈,比如药物、针灸、埋耳针及理疗仪器的使用,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疲劳缓解,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如不想治疗,只要让眼睛眺望远方,注意休息,视力也有可能恢复。 如果散瞳后裸眼视力低于0.8,就是“真性近视”了。真性近视眼一旦形成不可逆转,它是眼球发生的器质性改变,眼球的前后轴变长,外界物象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没有清晰的物象,当然就不会有良好的视力了。这种器质性改变除了手术外,任何方法不能使眼球缩短、屈光度改变,这就是近视眼难以治愈的原因。 目前眼睛的各种屈光手术,是唯一可治疗近视眼、降低屈光度的方法。比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简称PRK)、激光基质内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LASIK)等,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用激光将角膜前弹力层和基质层的一部分组织细胞分解,形成极小的可挥发碎片,使角膜弯曲度变平,以达到矫正近视眼的目的。但这些手术一定要等到20岁以后,眼球停止发育才可进行。由于这些手术仅仅是在角膜上做一些物理性改变,所以对眼底退化的病理性近视眼无能为力,因为病理性近视眼手术后近视度数仍不断加深,过一段日子还要重新戴上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