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陈明华直入主题,他说:“现在没有执照经营的小厂很多,他们对正规厂的价格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这些人原来都是在一些正规厂里做工的,做了几年后,学会了技术,也得到一些客户资料,然后辞职租个农民厂房,买些简单的设备自行生产。他们无照经营,不用上税,把价格压低,抢别人的生意,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我们正规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长远上看,他们这种做法肯定会自取灭亡,但是让我感到苦恼的是,他们这种做法违背了规则,扰乱了市场秩序,而秩序一旦破坏,要恢复就很难,并且需要很长时间。” 来温州双箭眼镜盒厂前,记者脑子里的思路是,与老板陈明华谈谈关于专利的问题。但很明显,陈明华更乐意讲述的是整个眼镜行业的市场秩序问题。不过在一个下午的讲述之后,记者发现,市场秩序,归根到底仍是营销问题。 A、专利营销 陈明华原来有一个韩国客户,与他做了多年的生意,双方关系一直良好。后来一天,这位韩国客户突然不和陈明华做生意。陈明华十分纳闷:已经合作了这么久,如果是产品有问题,不会到现在才发现,价格在行业同类产品里也是合理的。调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是一些无证经营的小厂用低价抢了他的生意。 起初,陈明华十分恼火,一段时间后,陈明华这样说道:“从最终结果来看,寻找这样的厂家合作,客户是弊大于利。这些小厂无证经营,质量不能保证,随时有可能被查处。最终损失的肯定是客户的利益。” 陈明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关于他本人曾经做过的事。陈明华刚开始办眼镜盒厂时,选了一家材料厂供应铝,做几次生意后,另一家也卖铝的材料厂愿意用更低的价格卖给他。陈明华觉得便宜,于是就向价格低的材料厂进货。熟知眼镜盒做出来后,拿到电镀厂电镀,问题出现了,这批铝材质量比原来的差,电镀出现了色差,效果很难看。陈明华摇摇头,整一批铝盒报废,重新向原来的铝材厂家进货,赶制出了一批货,发给客户。 有过教训之后,陈明华开始异常注重做生意的规则。他说做生意就是讲规则、讲诚信,为了蝇头小利破坏规则,是在自我毁灭。 面对这种恶性竞争,陈明华的应付办法有二:一是放弃不做。如果同类产品,人家以更低的价格拉走客户,陈明华宁愿放弃也不做亏本生意;二是积极开发新的产品,申请专利。现在陈明华十分懂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每开发一个新的眼镜盒,他都去注册外观专利。他说注册专利后,很多附加值就会体现出来,即保护了产品,也阻止了人家随意模仿。 不过陈明华更看重的是注册专利后,带来的营销价值和稳定市场秩序的作用。 陈明华申请一个产品外观专利后,投产,然后一个地区批给一个人卖。即使生意好,同一地区的其他人找他要货,陈明华也不给。他说,市场上就一家卖我的产品,这样容易维持市场秩序,产品价格也相对稳定。因为眼镜盒各式各样,大家选择的余地大,不存在个人垄断。我的产品只是其中一种,卖的人多了,有的人会不讲规则,竞相压价,而且耍卑劣手段,这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很致命。 专门批给一个人卖,即有利于客户关系的维护,也能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陈明华目前手上的十多个专利产品都采取了这种“单独”的营销模式。他说,他注重的是规则。 当然,在市场环境允许的情况下,陈明华会慢慢放开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