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查看内容

九旬老人开59年眼镜店 手艺娴熟像书里的“卖油翁”

2014-5-19 00:00| 发布者: 太阳镜| 查看: 682| 评论: 0

摘要: 九旬老人开59年眼镜店 手艺娴熟像书里的“卖油翁” “当当当……”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90岁的汪少明拿着一支小钉锤敲打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镜框连接部位,由于他的动作太快,在这种光线下,摄影记者很难拍清楚,只好 ...

九旬老人开59年眼镜店 手艺娴熟像书里的“卖油翁”

    “当当当……”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90岁的汪少明拿着一支小钉锤敲打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镜框连接部位,由于他的动作太快,在这种光线下,摄影记者很难拍清楚,只好重新拍了几次。

    “这些工具有些年头了。”老人一边修眼镜一边说。“有些年头”,说的是59年。从1955年学修眼镜到现在,老人一直用着这些工具。而他的手艺,则已熟练得像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又像庄子笔下的疱丁。

走街串巷4年后开起小店

    汪少明1925年出生于垫江,18岁来到重庆主城,1955年进入眼镜行业,这一干就是59年。汪少明说,他的维修技术是当年走街串巷的过程中练就的,刚开始看到别人做,自己就跟着学。上世纪五十年代修一副眼镜需要一两毛钱,现在修眼镜不收钱。

    1959年,汪少明在临江路开起了第一家实体门店,1969年门面搬到了中山一路36号。在儿子汪中富的记忆中,小时候中山一路的家里堆满了各种眼镜片和配件。四年前,汪家的眼镜店搬到了七星岗。

    老爷子目睹了从纯手工到机器维修的行业变迁。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眼镜框架,有一定的弧度,能看得更清楚些。但这样的镜架易变形,也不利于有散光的人戴。老人家说,过去制作镜框先要用煤油灯烘软,然后制作成形,给一副眼镜变形要好几个小时。

    以前配镜和维修也都是手工制作,包括磨镜片。现在都是机器在做这些工作,但有些细节,手工打造出来的更好。

    那时候的镜片通常是玻璃和水晶,先用夹钳把多余部分一点点夹掉,然后慢慢磨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把镜片夹碎或划伤手指。磨一副镜片,慢的话要两三个小时。

儿子继承父亲的手艺

    汪少明曾经带过一些区县来的学徒,但徒弟后来都走了。“可能做这个行当并不找钱。”他说。

    老人的眼镜店在七星岗的通远门旁,如今老板是老人46岁的小儿子汪中富。老人有二女一子,只有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汪中富是1998年开始正式向父亲“学艺”的,后来他去轻工业协会考试,获得了高级验光员、高级配镜员的资质。

    汪氏父子的店内,挂着一张眼镜配装工艺流程,上面写着:“读加工单→领料→检测镜片及数据→确定装配中心→轴位→制模→镜片定位→上机加工→倒棱边→镜片开槽→倒边/定孔位→打孔、抛边→镜片装架、清洁、调试→成品检测、合格品填写登记表→袋装入柜。”

店里都是老顾客

    虽然生活提高了,但很多老重庆人舍不得脱掉带了几十年的眼镜。我们在店里,时不时遇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修眼镜,有的是镜架松了,有的是鼻托不稳。

    “我这里都是老顾客,有些一家三代人都在我店里配眼镜、修眼镜。”老人说。

    店里有只黑灰色的母猫“丑丑”,悠闲地踱着猫步。店外是通远门的车水马龙,店内却只听见钉锤清脆的当当声。记者似乎看到这个快节奏网络时代里,依然安在的一份别样从容。

80后眼镜店主怎么看老店

    徐志远是位经营眼镜店的80后老板,他的业务还延伸到了网上。顾客以20~35岁左右的上班族占主导。所以徐志远的店,与汪少明的店有很大不同。让我们看看这位年青老板,怎么评价前辈的店吧。

    大约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视力表,后来有了插片验光技术,再后来有了专业设备验光。徐志远说,虽然专业验光设备看上去“霸气外露”,但精准度却比不上插片验光。所以一些传统手法,还是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来源:重庆时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