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设计师金学尧先生谈若干专业问题 2007年11月,由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国际眼镜产品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举行。展会以“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为主题,集中展示眼镜产业的精彩,为中国眼镜企业搭建高规格的国际交流贸易平台。 举办方盛情邀请到金学尧先生(KENTKING·金)并为其免费提供场所展出作品,三天时间内,会展中心外长长的走廊上,满是不忍离去的参观者,对其作品或拍照,或品评,成为本次展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了解,金先生是本次展会唯一受邀展出个人作品的眼镜设计师。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1.展会风光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深圳展会上,新加坡客人认为你的作品是“精雕细刻”,国内领先时尚风潮的上海客人甚至说你的作品“无懈可击”!请问,听到这些评价时,你的真实想法有些什么? 金学尧(以下简称“金”):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设计师不必太在意人们的评价,而要凭实力打天下。 记:你在这次深圳展“一枝独秀”,是否有点寂寞? 金:虽然深圳展并非国内最大规模的眼镜盛会,但这次的规格还是很高的。到场一看,我心下确曾为国内的成名眼镜设计师太少这一事实而陡生叹息,为某些很有名气的设计师而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