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风华正茂。他,翩翩年少。然而,正是他,因为在出国留学与自主创业之间选择了后者,使一个濒临破产而需要进行股份重组的企业在半年内重新走上了辉煌。 这无疑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瑞安市晶诚胶板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列,年方23岁。晶诚胶板是一家专业生产眼镜酸性纤维板材的厂家, 产品适用于中高档眼镜架、工艺品、饰物等,去年底企业已举步维艰,几近分崩离析。余列临危受命,使之妙手回春。 追溯其成长的历程不难发现,是选择与努力,促成了这位板材新锐的崛起! 开步:走务实创业路 有哲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渡过一场人生,而在于面对一连串选择时如何把握与取舍,年轻人尤其如此。余列的人生开步之作就是这样。 2008年伊始,两个重大的机会将余列推向了选择的战车:要么出国留学,要么自主创业。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瑞安人,当时的余列满可以水到渠成地飘洋过海,进入加拿大某著名学府深造。的确,他的好几个同学都已去了国外,虽然月亮并非是外国的圆,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去发达国家长长见识,建立一些必要的人脉资源,既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也不失为一个情有可原而又高屋筑瓴的选择。况且,2007年夏,余列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精心准备出国的事。他苦学英语,经过一番现代版的“头悬梁、锥刺骨”训练,雅思考试顺利过关,出国鉴证已经到手,学费也如数缴纳。 可是,万事具备、年关一过即将启程的时候,横刺里冒出一个他必须一做的选择。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成立于2006年4月的瑞安市晶诚胶板厂因为经营不善几近破产,不得已走上了资产重组与分道扬镳之路。原出资各方通过一番斟酌,建议出资方之一的余列亲戚买下晶诚胶板厂,从原厂中剥离开来,但亲戚家没有更多人手来打理这个破厂子的事,于是就想到了赋闲在家的余列。慈祥的妈妈通晓大义,没有给余列加压力,而是给了他一个月的考虑时间,如果他愿意留下,父母将为他出资购买相当大的股份。 是去国远行,还是锐身赴难挑大梁?年轻的余列真地举棋不定。以后是否还会有足够的时间或恰当的机会出国呢?如果没有了,也就没有了那份出国的经历与荣光,一路想来,着实让人失落与彷徨,难以抉择。因此,半年后,身为总经理的余列套用了一句时兴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失落:“如果出国了,我可能会后悔三年;但是不出国,肯定会后悔一辈子。” 其实,走到哪里都是生活,而出国的前景毕竟是渺茫的,如果能用自己的才华为家庭、为身边的社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而现在,机会来了。言念至此,2008年3月初,余列放弃了出国的念头,正式走马上任瑞安市晶诚胶板有限公司总经理。 扬弃:成就板材新锐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毕业于名牌大学并准备出国渡金却又对板材一窍不通的余列,到底有几刷子呢?大家都在为他捏一把汗。上任的第一天,有亲戚就对余列说:“眼镜行业本来就很小,你却还要往里挤呀?”但余列不信这个邪,初生牛犊不怕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组建的公司运营之中。 首先,客户关系到公司存亡,稳定老客户成为新公司的当务之急。自然,毫无公司经营实战经验的余列对客户在哪里都不知道,在余列的强烈要求之下,原厂的管理者也出于对这位年轻后生的关爱之情,派人带着他去拜访一家家老客户,不出一个月,余列已了如指掌并与老主顾们打成一片。 稳住客户之后,余列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技术,因为他深知,技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留住技术骨干就留住了技术的载体,保住了公司的命根子。晶诚胶板从老厂剥离时,余列即向老员工慎重承诺:一是加工资,这是最基本的保证;二是这个公司里还有许多东西值得一学,也能够学得到;三是这个公司存在着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提升空间。此外,公司给员工支付了大笔保险费用,这位总经理也会不定期地邀员工吃吃饭,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今年端午节还带领所有员工去湖岭旅游与漂流,在大自然中放飞心情。余列对员工们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就这样,最主要的调色工程师和部分办公室人员都主动地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