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诸如灌暖瓶水、用打火机点烟以及用细棒穿过铁圈的“穿圈法”,皆是体现该功能的测试。由所述穿圈的立体视锐度计算,可见其倒也是一定量检查,虽然不严密,但在视力低下者每可用之,也具实用意义。 临床上,立体视觉功能可有两种不同距离的检测。一些学者指出,远近两种不同距离所测得的值不完全一致,有时出现阳性交叉,如部分间歇性内斜视,在同视机下立体视正常,而用Titums、T.N.O近距离法则无立体视;部分间歇性外斜视,同视机检查没有立体视,但用近距离法,立体视阈值可达30。完全正常。所以建议须锭近距离结合检查。 远距离检查仪,例如有多尔曼深径觉计、综合验光仪投影图、同视机;近距离有Titums立体镜、T.N.O随机点立体图、我国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等。 关于随机点立体图,是首先由美国Bela Julesz于1959年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是在看似无序的随机点中隐含着具有双眼视差的图形。即两眼分别观察到的图形,由于存在微小的差异或设计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性分离,产生了视差,待融像后,即有了深度感。将这一方法广泛普及的是Lameris公司的T.N.O立体图检测,这是国外一致认为检查立体视的最好工具这一。其共有七张画片,利用红绿互补的原则,将具有视差的图形以红绿两色套印在一起,通过所戴特制的红绿眼镜(红色在右,绿色在左),分别传递两眼信息,正常人就可看见具有深度感的立体图像。检查距离为30—40cm,被检查者戴红绿镜后要双眼同时注视图片进行辨认,依每张画片的认知即可行立体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如画片V 是用480〞和240〞的立体视锐度作成,PD为65cm者其感觉图像浮起量分别在6mm、3mm;而画片Ⅶ是30〞和15〞作成,感觉图像浮起量仅0.4mm、0.2mm,非具有高精度的双眼视者是很难判断的。 我国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于20世纪七侂十年代研制,方法与上相同,被检者容易理解,检测方便易行,敏感性、性也均属上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