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菲到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中心复查,她最先做了一种叫“虹膜定位波前像差手术”的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检查结果使她和医生都很满意,她矫正的视力非常“个性化”,就像“量身订做”的一样,而且没有先前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的那些小毛病了。 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育良教授介绍说,“虹膜定位波前像差手术”的推出得利于美国近几年对反恐高科技的研究。与其它的人体测量系统,如脸型、指纹、手型、声音识别相比,眼虹膜的识别率最高。虹膜是眼球中包围瞳孔的部分,上面布满极其复杂的锯齿网络状花纹,每个人虹膜的花纹都是不同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虹膜特征重复的人,即使同一个人的左右眼虹膜特征也有很大区别。“9·11”之后,美国反恐技术的开发等使虹膜识别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可应用计算机对虹膜花纹特征进行量化数据分析,用以确认被识别者的真实身份。该技术目前已被用于一些机场和银行,如有关人员进行虹膜注册,把他们的虹膜拍摄成数字照片存档。他们在进入限制区域时只要看一眼摄像机,摄像机就会对用户的眼睛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图像转换成数字信息与数字库中的资料核对,以检验进入者的身份。 王育良教授介绍说,自1995年省中医院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引进江苏这十年来,仅省中医院一家,就使5万多名近视患者受惠于此技术,摘掉了眼镜。但是,此前所用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方法只能让医生解决患者的屈光不正度数,而忽视了每个人眼睛的像差,这已成为制约手术后进一步提高视力的“瓶颈”。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手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困扰国际眼科专家数十年的难题。“虹膜定位波前像手术”可实现多方位眼球自动追踪,准确调校激光在角膜上的每一个角度,当患者在手术台上转动眼球时,激光都能及时跟进,并自动追踪和补偿旋转的角度,从原有的XY二维追踪,扩展为三维旋转追踪。虹膜定位技术能根据患者的虹膜图像,自动调整准分子激光的发射角度,确保激光发射时患者眼睛的状态与患者接受术前检查时的状态吻合,避免了由于患者眼球轴向转动而导致的数据失效。这进一步提高了个性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和远视的精确性,可为近视患者提供了更完美和安全的疗效。该技术突破性地引入虹膜辨识技术、个人矫正视力术设计程序、多维眼球追踪系统等尖端科技,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提供个性化“量身订做”视力矫正的技术。省中医院与美国同步开展了此技术,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激光治近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使该手术趋于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