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角膜矫形学的发展史 〝角膜矫形学〞从字义上解释,即〝使角膜矫形的科学〞,更确切地说,是利用非手术性的角膜接触镜,令近视和散光减轻或阻止其逐渐发展。亦即是说,角膜矫形学是利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对角膜进行治疗性的矫正。这些镜片可暂时减低屈光不正而提高裸眼视力。当达到最佳效果后,可使用维持镜片将结果固定。维持镜片可于白天或晚上短时间使用,使病人在办公时间获得正常视力。 正如其他医学新进展一样,角膜矫形学的起源,是将捕捉的临床现象加以发展,因而产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籍以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於四十年代末期,一位美国视光师,首次申请了角膜接触镜的专利。在此以前,市场仅有巩膜镜供应。巩膜镜是以有机玻璃(PMMA)制成,它的特大面积和缺乏对氧的通透性,使临床上产生明显的角膜水肿,使接触镜配戴四小时后便要摘下。当时的镜片亦由有机玻璃制造,但与巩膜镜相比,其覆盖的角膜面积较小,大幅度减低了角膜水肿,使很多病人能长时间配戴,因而使接触镜的使用率激增。五十年代,美国已有数以千计病人选用了这种镜片。 与早期的巩膜镜比较,这些较小的角膜镜比测量所得的角膜弯曲度约平坦1-2屈光度,目的是让泪水流过角膜而提供氧气,并冲走藏于镜下的沉积物。虽然这些角膜镜比巩膜镜有了极大的改进,但部分病人仍不能或不希望整个白天配戴。当他们摘除接触镜并戴上眼镜后,部份病人出现了明显的视力模糊。此现象除了由于上皮水肿外,当然亦由于配戴了较K平坦的接触镜而引致了角膜中心变平的缘故。亦即是说,这些病人是首批偶然应用了〝角膜矫形学〞的例子。 一些精明的医生注意了此现象,认为角膜既然可被无意地改变形状,或许可以人为地将它矫形。这个推论非常正确,角膜矫形学亦由此而诞生。 六十年代初期,部份美国医生研究并发展此门科学,亦有一些结果在国外发表。六十年代的角膜矫形学和现今采用的方法有极大的差异,镜片材料的改进,镜片的设计和技术改善,使这一门科学得以飞速发展。从1962年至今,估计有200万人接受了角膜矫形学的益处。 多年来,角膜矫形学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相对较大、较平的大视区直径镜片。例如,镜片总直径可能是10.0mm而视区直径为8.4-8.6mm。 虽然角膜矫形学早于1958年已有文章报道,但由于是轶事形式的报道而未获得医学界认同。角膜矫形学由于接触镜工业的新技术发展,特別是高透气度硬性镜片面世,1971年Lionard Seidner医生开发了第一对矽-丙烯纤维(acrylate)透气硬片,Polycon公司出品,其dK值只有7。此一发展促使接触镜工业起了革命性的突破,正如醋酸纤维素铬盐和亲水凝胶镜片的出现。现今,dK值超过100的硬性镜片已被釆用,使晚间治疗和镜片留置广被接受,某些镜片的dK值已达150。 与PMMA镜片对比,这些硬性透气镜片材料在生理上更符合角膜的要求,因而大大改进了角膜矫形学的疗效和安全性,使它与一般的接触镜沒有差別。因为提高了对氧气的通透性,角膜矫形学透气镜片可生产成直径较大,使镜片居中的程度优于其他镜片,因而可获得更佳的疗效。 1989年,一个极重要的进展,使角膜矫形学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一位美国底特律市的眼科医生,与一间接触镜研究所合作,开发了第二代角膜矫形学技术。由于第二代角膜矫形学的整个疗程所用的时间,比传统的角膜矫形学方法缩短数倍。使第二代角膜矫形学成为事实的主要原因是反向几何学镜片的面世。其理论是,若镜片后部的第二曲线比基本曲线陡,则角膜改变会更快实现。他相信第二曲线较陡可使角膜中外缘变陡的速度高于标准角膜矫形学。 这些统计只想展示与传统角膜矫形学在起效速度上的比较。原文的数值并不是以此形式发表,因为原文的目的并非证实第二代角膜矫形学的疗效,而纯粹是向读者介绍此一方法。统计数字是有误导性,在这份报告中,有两点是确切地歪曲了角膜矫形学。在各组中的平均降低率是人为的偏小,因为在同一組中,甚至大部份眼睛可矫正达正常,但当一位病人的疗效不明显便影响平均下降率。其次,屈光不正的减小速度,是基于病人复诊的时间计算得出,而实际的改变可能更早。 角膜矫形学与屈光手术的比较 应用角膜矫形学的原因颇多,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展是儿科角膜矫形学的其中一个目标,而飞行员、消防员、纪律部队和运动员等,不需配戴眼镜而能获得清楚视力是工作所需,某些人可能需要清楚视力作休闲活动和体育锻炼,某些高度近视的人,可能只希望适量减低近视度数,使他们在没有眼镜或接触镜时提高可见范围。 部份病人由于安全性原因,放弃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和其它屈光矫正术而选择角膜矫形学。事实上,角膜矫形学与其他屈光矫正术相比,在安全性和视力恢复上有许多优点,毋需在角膜上做任何手术切割,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会留下疤痕,这些疤痕使病人于晚间面对光线,如汽车灯时,产生星云状视力模糊。虽然疤痕可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但部分病人的视力模糊症状可能终生维持。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的眼球可能提高了受到顿挫伤的危险,在家兔研究报告中,曾接受放射狀角膜切开术者,其眼睛可抵受外力而致破裂的能力,比正常眼睛低50%。 一些曾接受屈光矫正术但对视力的结果仍不满者,可能会将角膜矫形学作为进一步改善视力的方法。一些医生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吹捧为永远纠正视力的方法,但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