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前入夏,红眼病随时都会提前暴发,可能引起较大流行。”——昨日,记者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瑞医院眼科了解到,自从3月份以来,医院已收治了300多名红眼病患者,而且越来越多。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应及早预防,勤洗手不揉眼最实际。 今年处于暴发周期 本周,家住广州天河棠下的李先生拖着老婆和小孩,急急忙忙地跑到附近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瑞医院眼科就诊。一进诊室。医生就见到一家三口六只眼全部红通通,两个大人的眼睛甚至已经肿了起来。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他们是典型的“家族式红眼病”,立即要求他们回家清洁所有的洁具,并分开独立存放,马上接受治疗。 “近两周,‘红眼病’人明显增加,一周就收到几十例,本周一天最多能接收到七八个。部分为家庭式交叉感染。”该院王维洁主任说,“红眼病”暴发周期为4~5年,今年距上次暴发刚好5年,而且今春转暖快、温度高、湿度大、致病微生物繁殖生长快,“红眼病”发病较往年来得早,很可能引起较大流行,市民要做好预防措施。 记者随后采访广医二院、市一医院、红会医院等,各医院均称已经开始接到红眼病病人,市一医院3月和4月合共收到381例! 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据专家们介绍,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一般多发于天气炎热的夏季,它主要的传染途径是接触传染,健康人接触“红眼病”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公共汽车扶手、电梯按键、钱币、药物等,再触摸自己的眼皮,就可传染发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儿童因免疫力较低,活动范围大,自控能力差,常用手揉眼,很容易被传染。 至于坊间很多人误认为一看“红眼病”病人的眼睛就会被感染,这是毫无道理的。医生指出,只要没有接触就不会引起传染。 谈及“红眼病”预防,王维洁主任说,预防主要是打断接触传染环节,“红眼病”病人要严加消毒隔离,包括眼部用药过程的隔离和患者洗脸用品的煮沸消毒,以避免交叉传染。 此外,发生“红眼病”时,眼睛发红,病人通常会自觉有异物感、灼痛、畏光、流泪,细菌还会引起大量脓性分泌物,晨起“眼屎”粘住睫毛致难以睁眼,若是病毒引起的多会出现水样或浆液样分泌物。治疗上主要是隔离,清除分泌物,抗生素的使用和预防并发症。若是细菌性感染,可用氧氟沙星或妥布霉素眼药水频滴眼,每1~2小时一次;用生理盐水洗眼,每天1~2次;晚上涂抗生素眼膏。病毒性的可用无环鸟苷、羟苄唑眼药水滴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