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生看到患者之前,这种评估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看医生之前,与患者谈话的接待员或屈光手术助理,或许能感觉到患者对于屈光手术的目标和期望值。假如患者喜欢争论,比如预约时间、日期以及手术费用,则应该告知手术医生。这样的患者或许会要求太高,不是手术的合适对象。 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包括患者期望值的评估、病史、显然和睫状肌麻痹验光、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和眼底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假如患者适合做手术,须讨论恰当的屈光手术方式、利益、危险,须获得知情同意书。 由于精确的检查结果是屈光手术成功的关键,屈光手术医师必须严密监察在术前评估中做各种检查(如角膜地形图或角膜测厚)的技术员。同样,手术医生应该确认已恰当校准在评估中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校准不当的仪器可导致数据错误及不良的手术效果。 社交史和体检史可确定患者职业的视力要求,某些工作要求在特定距离下的最佳视力。例如,传教士可能希望在一臂距离有最佳裸眼视力,这样就可在讲道坛不戴眼镜进行阅读。对于士兵、消防队员或警察所能进行的屈光手术术式有一定限制。患者喜爱的运动和娱乐活动类别或许可帮助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或判定患者是否为屈光手术的合适对象。例如,对于摔跤、拳击或骑马运动员以及眼外伤高危人群,表面激光手术或许比板层手术更合适。 高度近视的集邮爱好者或珠宝商,习惯于离眼几寸不戴眼镜检查商品成色,或许会不喜欢术后正视眼状杰。
患者期望值 整个评估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评价患者的期望值。手术医生应该探究与屈光手术效果(如裸眼视力)和情感效果(如自尊心改善)相关的期望值。患者要明白他们不应该期望屈光手术会改善其最佳矫正视力。此外,屈光手术不能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眼部疾患如白内障、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假如患者有明显的不合理愿望,如保证1.0的裸眼视力,或即使他或她是老视也要有完美的裸眼阅读及远视力,或许就需要告诉他们屈光手术不能普遍满足他或她的要求。屈光手术医生应该剔除具有不合理期望值的患者。 医疗史 医疗史应当包括全身状况、既往手术以及当前和既往用药史。某些全身状况,如结缔组织疾病,可导致屈光手术后愈合不良。免疫缺陷状况,如癌症或艾滋病(HIV/AIDs),可能增加屈光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应特别注意影响愈合或抵御感染能力的药物,如全身糖皮质激素或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会增加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可能破坏远期的术后视力效果。某些药物由于其潜在的增加角膜愈合不良的危险,可能增加PRK和LASIK不良效果的危险,例如,isotetinoin(Accutane)及amiodarone(C0rdarone)。此外,由于可能增加上皮愈合延迟的危险,须小心那些正在服用sumatriptan 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和去纤颤器的患者,由于未知的激光电磁辐射效应,应当小心做任何类型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对于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由于可能存在屈光状态和角膜水化状态的改变,一般禁忌做屈光手术。许多医生建议,做屈光手术之前,分娩及哺乳后至少等待3个月。 相关眼病史 眼病史应着重于既往和当前的眼病如干眼症状、睑缘炎、复发性糜烂以及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眼部用药应加以注意。应询问既往光学矫正方法,如眼镜及角膜接触镜。当前屈光状态的稳定非常重要,在过去几年里有没有眼镜或接触镜处方显著改变。一般认为显著改变是指在过去一年中,球镜或柱镜改变大于0.05D。须询问角膜接触镜配戴史,重要的信息包括镜片种类(如软镜、硬性、透气性、PMMA);戴用时间表(如日戴抛弃型、日戴经常更换,戴过夜者须说明连续戴用夜晚数);清洁、抗感染及去酶种类;以及该镜片戴用时间。偶尔,患者或许乐意于配戴角膜接触镜,仅需要改变镜片材料或配戴时间表以消除新近发生的不适症状。 由于角膜接触镜会改变角膜的形状(角膜翘曲),建议屈光手术评估前以及手术前停止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应该停戴角膜接触镜的确切时间尚未做定论。目前的临床实践一般包括停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至少3天~2周,硬性角膜接触镜至少2~3周。有不规则或不稳定角膜的患者,在考虑做屈光手术之前,应停戴角膜接触镜更长时间,然后每隔几周重复验光直到屈光状态稳定。一些医生会让患者将硬性镜片换成软性镜片一段时间,有助于使那些戴透气性镜片、发现戴框架眼镜又极不舒适的患者稳定角膜曲率。 患者年龄、老视以及单眼视 患者的年龄在预测术后患者满意度方面非常重要,应当与所有患者讨论随年龄增加近视力下降的问题。40岁之前,正视眼者一般不需要阅读辅助器便可看清近处目标,在这个年龄段之后,看近时将需要阅读眼镜,因此患者需要清楚他们是否用屈光手术矫正为正视眼。对于接近40岁的近视患者,不能过分强调这一点,这些患者戴或不戴眼镜都能很好阅读,一些人甚至戴着角膜接触镜也能很好阅读。手术后假如他们成为正视眼,这些患者中的许多人在没有阅读眼镜的情况下不能很好阅读。在施行任何目标为正视眼的屈光手术之前,患者要明白这种现象,而且必须愿意接受这种结果。尝试配戴角膜接触镜,将可模拟患者术后的阅读能力。 单眼视(monovisic)n)(一眼矫正为远用,而另一眼为近用)的讨论,在本项评估中通常很有必要。应当与所有接近老视或老视年龄的患者讨论选择单眼视矫正,通常,主视眼(doininant eye)矫正为远用而非主视眼(nondominant eye)矫正至大约-1.50~一1.75D。对于多数患者,这样的屈光状态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远及近视力而没有难以忍受的屈光参差。有些医生更喜欢一种“轻微单眼视”方案,近视力眼矫正为约-0.75D,可获得某些近视力附带更好的远视力和更少的屈光参差。单眼视的实际程度取决于患者的愿望,对于期望获得非常好的术后近视力的有选择的患者,可成功应用更高程度的单眼视(高达-2.50D)。然而伴随近视力的改善,在某些患者中,深度知觉的丧失和屈光参差的出现或许矫正效果较好的副作用。 许多患者在角膜接触镜配戴中已经成功运用单眼视,并且在屈光手术后还想保留;其他患者从未尝试过,但愿意要,还有一些患者则并不在意。假如患者以前没有尝试过单眼视,但有意向,就应当向他们展示戴眼镜在近及远距离想得到的效果。屈光手术前,通常戴角膜接触镜作尝试是最好的,以确认患者乐于接受屈光结果。一般情况下,尽管非主视眼矫正为近用,但也有一些患者喜欢主视眼矫正为近用。有几种方法检查主视眼,最为简单的方法之一,是让患者指向一个远处目标,比如视力表上的一个小视标,然后分别闭上每个眼睛以确定究竟是用哪个眼指定目标,此眼即主视眼;或者让患者用一只手作一“OK手势”,通过开口注视检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