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丹阳眼镜网 门户 最新资讯 查看内容

武隆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

2015-12-9 00:00| 发布者: 丹阳眼镜市场| 查看: 51| 评论: 0

摘要: 武隆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   “以前,我们的土特产销售是一条腿在跑,自从村里建起电子商务平台后,就变成两条腿在跑了。”近日,武隆县巷口镇万银村电商公共服务点负责人张利感慨地说。   随着武隆县大 ...

武隆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

  “以前,我们的土特产销售是一条腿在跑,自从村里建起电子商务平台后,就变成两条腿在跑了。”近日,武隆县巷口镇万银村电商公共服务点负责人张利感慨地说。

  随着武隆县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如今,武隆土特产除了在当地实体店销售外,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政策支撑有力

  1-11月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71.4%

  12月2日,武隆县河顺镇海螺村,淘宝店主张永红正和家人忙着加工香肠和腊肉。

  “昨天晚上,我们就接到191个订单,销售额2万余元,预计今年能卖100万元。”坐在轮椅上的张永红乐呵呵地说。

  10多年前,因为一场意外,张永红颈椎粉碎性骨折而无法站立。去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他开起了淘宝店、微商城,主要销售当地农户的土鸡、土鸡蛋、野山药、苕粉、老荫茶、辣椒等山货。今年1-11月,销售额就已达60余万元。

  在武隆县,像张永红这样通过电子商务增收致富的例子不胜枚举。

  “目前,我们武隆土特产分销平台上线的产品达100余种,销售最火爆的是羊角豆干、芙蓉江野鱼和凤来野生大闸蟹,几乎供不应求。”12月3日,武隆县土特产分销平台负责人周德波说,自从当地的土特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以来,销售额成倍增加。

  今年7月以来,武隆县委书记何平主持了3次发展农村电商会议,专题研究了农村电商平台、物流体系、O2O体验馆等建设,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信心,强力推进,务求实效。武隆县紧紧围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把电子商务作为全县重要的新兴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开拓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为主攻方向,整合电子商务、流通、邮政、供销等资源,构建起农村电子商务三级服务体系。

  武隆县结合实际,每年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采取补贴和奖励两种方式,对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支撑体系、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同时,武隆县还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训,共组织开展电商人才培训6次,分别培训党政机关干部300人次、企业负责人60人次、农村电商带头人300人次,培育本地电商平台5个,培育电商企业35家。

  此外,武隆县还积极组织农网对接活动,构建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实现“线下展示交易、线上网络订购”的商品互动营销模式。

  “我们先后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分别赴重庆主城、浙江、长沙等地学习考察,帮助企业转变思想,提早触网,拓宽销售渠道,助推企业升级转型,并协助部分乡镇、县运营服务中心引进电商企业、电商平台。”武隆县商务局局长牟其林介绍。

  据统计,截至目前,武隆县上线运营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武隆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武隆馆”和淘宝“中华特色·武隆馆”等,全县直接从事电商的市场主体有142家,今年新增118家,1-11月实现电商交易额2.4亿元,增长71.4%。其中涉农电商主体有106家,今年新增71家。今年1-11月,全县涉农电商交易额5700万元,同比增长146.4%,网上订单总量为176万单,发出包裹78万件;到11月底已建成1个县级运营服务中心、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30多个村级电商服务点。

  预计到2016年3月20日,武隆县将建成10个镇级服务中心、186个村级服务点、1个“四位一体”的O2O体验馆;2020年建成1个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2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家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创建50个网络销售农产品品牌,培育500名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200家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培训1万名农村电商人才,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亿元。

  完善物流体系

  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来说,物流常常会成为“扯后腿”的一个环节。

  地处大山区的武隆县,正通过全力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着力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健康发展。

  武隆县内高速公路88.5公里,今年底,将实现186个行政村通畅全覆盖,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乡镇4G通信网络全覆盖。目前,全县的快递物流企业有邮政、申通等物流主体14家,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日用品配送中心1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有农家店146个、农资店61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3个、冷冻库3座,年冷藏冷冻能力达5万吨。

  牟其林介绍,当前,武隆县正着手在县城周边规划建设1个占地120亩的集交易、批发、配送、仓储、加工、信息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配套商业地产等项目。同时,在商贸物流园内规划建设1个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县级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仓储配送服务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武隆县建立区域分支机构和区域配送中心,吸引网商、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园区运营企业入驻。

  此外,武隆县还支持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通过仓储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在经营自身配送体系的同时开展共同配送,发展仓配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促进仓配设施、配送车辆、物流信息系统的科学规划,实现武隆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资源集聚发展,降低快递物流成本,提升快递效率。

  据介绍,武隆县还将建设8个重点乡镇和186个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点),整合利用武隆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以及商贸、邮政、供销等200多个现有网点,以现有乡镇、村网点为基础,新建、改造8个重要区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站,承接电子商务农村共同配送主体送到乡镇的快递包裹,实现快递包裹仓储、自提、进村分拨的功能,不断增加村级网点和配送站的服务功能。

  武隆县还加大力度培育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企业、农村共同配送主体,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武隆县运营服务中心与中通、申通、圆通、韵达4家快递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照农产品轻重程度、销售区域、价格等分别承担送达任务。目前,武隆县邮政公司已在21个乡镇、26个村搭建了邮政物流通道,可以将农产品从乡镇、村送达县城。

  对接广域大市场

  “旅游+电商+经营+生产”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武隆县“十二五”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亿元,年均增长15.6%,比“十一五”末的2010年翻了一倍多;实现批发零售业销售额88.35亿元,年均增长19.8%;住宿餐饮业收入23.8亿元,年均增长20.9%。

  同时,武隆旅游资源和农产品丰富。201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908万人次,旅游最高峰每天有近10万人在武隆避暑休闲,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6.6亿元,乡村旅游达到300万人次,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农产品方面,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6.8亿元,其中,农业商品产值14.2亿元,商品化率为53.2%,产生了羊角豆干、芙蓉江野鱼、有机茶叶、高山蔬菜、晶丝苕粉、鳅田稻等品牌。

  良好的商贸经济为武隆电商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隆县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塑造“武隆模式”,坚持“旅游+电商+经营+生产”融合原则,接二(产)连三(产),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农业、旅游、商贸流通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效果导向,依托电商产业,推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传统产业链发展,让农民对接广域大市场,创生出新的产业依托。

  牟其林介绍,“武隆模式”采用在线旅游、文体在线、线上订票、酒店预订、特产网购、美食订餐、农特产品O2O体验馆等商业形式,以旅游电商和农产品电商方式为带动力,以“仙女山电商小镇”为突破点,以电商园区、电商一条街为示范区,以点带面,走“试点+示范+推动+推广”的网销细胞裂变式复制发展模式,带动其他配套产业及生产加工业协调发展。

  同时,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运营服务中心还引入文化创意企业,深化武隆景点旅游和休闲避暑的文化与艺术创造,形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园新亮点,用文化为“中国武隆公园”立魂,全力将武隆县建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来源:重庆日报(邹芙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