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一种屈光状态。 病因与分类 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角膜各径线的曲率半径大小不一致,通常以水平及重直两个主径线的曲率半径差别最大。晶状体虽也可产生散光,但不是主要原因。临床上将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类。 1、规则散光: 角膜各径线上的曲率半径大小不同,在角膜的一个主径线的曲率半径最小,即屈光力最强,而与此径线垂直的另一主径线的曲率半径则最大,即屈光力最弱,当平行光线通过后不能形成焦点而形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 规则散光根据各径线的屈光状态分为5种: (1)单纯近视散光 一个主径线为正视,另一主径线为近视。 (2)单纯远视散光 一个主径线为正视,另一主径线为远视。 (3)复性近视散光 两个互相垂直每径线均为近视,但近视的度数不同。 (4)复性远视散光 两个互相垂直的主径线均为远视,但远视的度数不同。 (5)混合散光 一个主径线为近视,另一个与其垂直的主径线为远视。 生理上垂直径线屈光力大于水平径线的屈光力,如果散光符合这种规律称为循规性散光,反之称为逆规性散光。 2、不规则性散光: 眼球的屈光状态不但各径线的屈光力不相同,在同一径线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没有规律可循。常是由于圆锥角膜、角膜云翳或晶状体疾病等所致角膜或晶状体屈光面高低不平所致。 临床表现 1.视物模糊 看远看近均不清楚,低度者视力尚好,高度散光视力明显减退。 2.眼疲劳 高度散光者常无此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但低度散光患者较明显。 3.不正常的头位 高度不对称散光或斜散光患者可有头位倾斜和斜颈,当散光矫下后斜颈可以消除。 4.高度散光患者不论注视远处或近处常眯着眼看,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近视患者仅于看远时眯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