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眼(无屈光缺陷),可以看远也可以看近,是因为眼球有正常的调节功能,看远处(5米以上)时,不用调节焦距,不用调节力,不产生调节性疲劳,眼球不变形,眼球长度24毫米,保持原有形态。看近处(5米以内)时,必须调节焦距,才能看清楚近处物体。此时眼肌用力调节,使眼球变成近视形态,屈光为近视状态。所看物体越近,用的调节力越大,看的时间越长,所用调节力越多,眼球越疲劳。这种情况如同双手负重走路,拿的东西越多用力越大,走的时间越长越疲劳。眼球若连续长时间(3小时以上)处于近视(小于30厘米)形态,眼球长度变为25毫米以上(眼球长度增加1毫米,近视度增加3.00度),则难以完全恢复原有形态,保留部分近视形态,日积月累形成近视眼。看近处时较少用调节力,焦距已接近30厘米。远视力变差,近视力不变。如果配一副近视眼镜恢复远视力(使视觉屈光恢复正常),而不改变用眼方法,就会重复前一过程,使近视程度加深,眼镜度数也因此越戴越深。 大脑工作一天的疲劳,睡一觉可以消除。而眼球连续近距离工作3小时的疲劳,睡一觉不能完全消除。若连续数日如此工作,视疲劳会不断加重,近视度不断加深。视网膜视力也会同时下降(屈光缺陷不变而视力下降)。 如果正视眼(或配戴远用眼镜的近视眼)近距离(30厘米左右)工作下一篇: 中国拟购伊朗千亿美元油气 引发美国强烈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