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本普通的贸易网站,经过四年半的精心运作后,荣膺“中国行业网站100强”,成为中国眼镜行业唯一的上榜网站,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网站一起走上了领奖台,这就是“温州眼镜网”。 如今的“温州眼镜网”集多功能于一体,为客户一站式服务,赫然锐变为一艘眼镜行业的“信息航母”。可有谁知道,就象温州许多成功的大老板一样,其当家人朱寿春先生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本报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他。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朱总,你好!想当年,正当自己的眼镜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你却主动与温州市眼镜商会合作,创建了“温州眼镜网”,内在的推动力是什么呢? 朱寿春(以下简称“朱”):趋势使然。温州眼镜在全国同行中起步较早,产品一开始也是内销,碰壁之后开辟了外销渠道,这样反而成就了温州眼镜高速发展的速度与规模,2002年前后,仅太阳镜的生产总量占了海外眼镜市场的40%以上,国际贸易日趋活跃。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公司,所以直观地感触到了交易方式的渐进式变化,从手工开票,过渡到电话、传真,直至互联网。网上交易的简洁与快速使我叹服高科技手段所带来的好处,推己及人,于是萌生了创建专业网站的愿望,然后呢,成了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记: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据我了解,你本人的学历并不高,却玩起了最具学历意味也最为前沿与科技化的电脑网络,成长为一名CEO,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华丽转身”? 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碰到过一些难题,那也是对创业信心应有的考验,对于我来说,看准了的,就要做到底!退休之后,也要交待后人好好干。 记:你进入这个行当,是因为看准了什么? 朱:还是趋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介绍他的成功秘诀时曾这样说过:“我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虽然与我们的产品很优秀、与我们的微软公司很会销售有关,但很多人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眼光好。”他说到了“眼光好”的一个标准就是“把握趋势”。 我不是刘伯温,可以后知五百年,但眼睛既然总是张开着,也就要观察一些事物。新千年伊始,国内冒出了若干个门户网站和网络服务商,而其中的许多家往往只收费,不服务,商业空白点很多。既然网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那么,网上交易必然地将不再是一种“时髦”的玩具,而将是一个必须掌握的商贸工具,就象古代的书生用毛笔写字、现在却是无纸化办公一样正常。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趋势,趁势而上,能够催生出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和世界五百强的Interl 公司等企业。看到这些问题,我就进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