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会出现视物模糊、视野中心区有黑点或斑块,视物变形等一种或多种症状,进而导致阅读、驾驶困难和无法看清他人面容。这种症状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严重的会造成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在日前召开的诺华眼科新药维速达尔上市发布会上,中山眼科中心葛坚、唐仕波以及金陈进等三位教授联合向媒体介绍,上述这些症状主要是由视网膜负责视力和中心视野的“黄斑”出现了病理改变引起,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黄种人患病几率相对少 据与会专家介绍,在西方国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下简称AMD)是造成50岁以上年长人士失明的主要原因。在美国黄斑变性导致的盲人比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这3种常见眼病致盲人数的总和还要多。我国有关专家于1989年、1992年和1994年3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50~59岁AMD发病率为3.66%~5.50%,60~69岁发病率为6.04%~11.19%。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该病形成?据专家介绍,年龄是唯一一个已经明确的危险因素,此外还包括性别,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患病的倾向是男性的2倍;种族,白种人较黑种人和黄种人更容易患病;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眼部情况;如虹膜颜色浅、晶体混浊、无晶体和远视;吸烟;长期暴露于蓝光和阳光下,以及营养缺乏,如类胡萝卜素水平较低等等都是该病的发病原因。 医学界公认两种治疗方法 据悉,AMD治疗方法非常有限,被眼科界公认为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其中大范围的随机临床研究证实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激光光凝法已应用数年,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这种方法更适合中心凹外、中心凹旁或界限清晰的小病变的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这部分约占湿性AMD15%~20%。据报道,接受治疗的患者约有50%新生血管持续存在或两年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