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走出森林、迈入文明的那一天起,人的用眼习惯就发生了改变,人的眼睛越来越需要长时间、近距离地看平面图案、精细图案和运动图案……这种习惯使人类的眼睛较其他动物的眼睛容易出现视疲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用眼时间和用眼强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视疲劳。学业竞争日益激烈,今天的学生需要长时间地看书、看黑板、上网等,用眼时间和用眼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遭遇了视疲劳。长期的视疲劳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了近视眼,年龄 不大,眼睛的近视程度却不低。在学校、在教室,越来越多的学生侧 目视物,眯着眼看黑板,直至戴上度数惊人的近视眼镜。 从局部来看,视疲劳的原因主要是眼睛的焦距长时间地集中在 近处,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从整体看,视疲劳的出现,不仅取决于用眼时间和用眼强度,还 取决于人的体质水平:在相同的用眼时间和强度下,体质差的人,如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营养不良者,先出现视疲劳。 2001年,全球有1.8亿人处于视力残疾(视力低于0.3),4500万人处于视盲(视力低于0.05);在中国,1250万人有视力残疾,540万人达到视盲程度。 调查研究表明:上述视力残障者中的80%,可以通过休息、改善体质、矫正屈光等方法来预防。 陷入视疲劳的人,除了眼部的疲劳症状外,还会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无精打采、不想思考也难于思考问题、全身不适、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动不动就发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