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龙岗区政府和深圳商报等共建平台,国际眼镜博览会昨在深开幕 全球200眼镜商来深“抢单” 深圳商报记者苏海强 【本报讯】中国眼镜产品“出不去”,世界眼镜订单“进不来”,长期困扰我国眼镜产业的这一尴尬可望破解。昨天,由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和深圳商报社等单位联合打造的国际眼镜流通平台—“2005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正式开幕。 据了解,中国不仅是世界潜力最大的眼镜消费大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目前,我国已形成深圳、厦门、温州、江苏丹阳,以及上海、北京等多个生产基地,眼镜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有一定规模的验光配镜店超过2万家。全国眼镜工业年产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近5年来,中国眼镜产业年均增幅达17%。 然而,由于未相应形成国际性眼镜贸易集散中心,缺乏大型国际化贸易交流平台,中国眼镜业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中国眼镜产品“出不去”,世界眼镜订单“进不来”。面对世界眼镜订单“进不来”的尴尬,中国眼镜商家只能频频光顾每年的意大利米兰眼镜展、法国巴黎眼镜展以拓展国际市场。 深圳作为中国眼镜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拥有眼镜制造企业近500家,年产眼镜近2亿副,其中95%出口到世界各地,占有欧洲市场70%的份额。瞄准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及优良的营销环境、产业基础、物流基础与政策优势,国内外众多知名眼镜品牌正不断涌入深圳。深圳眼镜行业与世界眼镜行业交流、融合、互补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此形势下,深圳亟待搭建一个眼镜业与国内外交流、贸易平台,以改变深圳眼镜产业现有单一生产局面,使之向生产、批发、销售的综合型发展过渡,并初步形成全球最大的眼镜产业集群和市场链条。 “这个平台就是今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2005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深圳市眼镜同业公会会长林汉清对记者说,“深圳眼博会将是深圳眼镜产业首次集中展示,也将给国内外眼镜贸易搭建最新平台。” 据介绍,深圳眼博会将每年一届在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次眼博会共220多家海内外参展商参展。 副市长陈应春出席了昨天的开幕式,并为眼博会开幕式剪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