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40岁时老花眼就随之而来,当人们发现,近在眼前的文件、报纸却让自己犹如“雾里看花”时,会感到极度困惑不已,甚至惊慌失措。脑中会立即冒出许多个问号,不得不感叹“自己老了”。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老花眼”是无法避免,这是人体老化的一种象征,市民要走出近视者不会老花的误区,配戴老花眼镜是不可延误。以下为眼科专家为你详解关于“老花”的N个疑问,教您如何“拯救”老花眼。 老花眼形成的原因? 老花(presbyopia)的英文字起源自希腊文的presbus,意思是老人。年轻人眼球的肌肉调节力强,晶状体柔软又富有弹性,可随时变厚变薄、改变形状以利聚焦。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不仅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更重要的是,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近距离的物件就变得模糊不清。 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仰着头看不行,还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其实,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衰老的信号。 老花镜 如何科学配戴 眼科主任医师称还有人觉得戴老花镜不用太挑剔。如今街头很多地摊售卖廉价老花镜。不少老人散步时随意戴戴看,觉得合适就掏钱买下。其实,戴老花镜大有学问,必须经过准确的验光,而且每五年还要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等。 眼科医师称眼镜要当配即配,不要拖延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力越来越差,出现老花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例如,45岁时老花是+1.50D(即150度),到了50岁,不管你戴不戴镜,老花都会增加到+2.00D(即200度)。已经出现了老花,强撑着不戴老花镜,那么睫状肌精疲力竭也调节不了,一定会加重阅读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老花眼镜当配即配,不要延误。年龄增长后,原先配的老花镜度数不够了,也要及时换。 眼科医师称配老花镜也要先验光有些老年朋友两只眼睛老花程度不一致,或者原先还有远视、近视、散光,那么不经验光就买一副老花镜来戴,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起复视、眼胀,使视力下降。即使两眼视力比较一致,也要经过准确验光,根据眼睛自身剩余调节力合理确定度数,以便贮备一定的调节力,使近距离用眼时更加轻松。更何况我们每人两眼的瞳孔距离不尽相同,阅读时瞳距又比看远时小,这也得经过验光才能准确测定。 要考虑使用需要和习惯老花镜又称为“尺光镜”,就是说戴上老花镜后,近点可以前移到一般的阅读距离30厘米左右。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台比较低,或者从事机器维修工作,那么近点就应在30厘米以上;相反,如果你的工作距离更近,近点就在30厘米以内。因此,配老花镜时要向验光师讲清你的需要,对镜片度数做适当调整。有的中老年人看远看近都需要眼镜的帮助,那就要配两副眼镜了。要是嫌两副眼镜太麻烦,也可以选用从上到下屈光度渐增的多焦渐变镜片。 大病之后为何容易老花? 眼科医师告诉我们在临床有不少中年人原本视力极佳,但在一场大病之后突然出现老花症状,且病愈后视力无法恢复。身体虚弱、平时多病的人也比健康人更早出现老花,最早可提前到30多岁。这和睫状肌的调节力减退有关。体弱者、重病者全身肌肉调节力都会大幅度下滑,而眼睛十分敏感,对睫状肌的轻微变化都会明显表现在视力上。即使身体好转,老花程度有所减轻,但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使注意保护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根据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45岁时老花度数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一般不再加深。? “近视眼”不会变“老花”吗?? 有的人需要准备两副不同度数的近视眼镜。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终究要戴眼镜:不近视的人,年老时要戴老花镜,近视300度以内的,看近时虽然不用戴眼镜,但看远还是要戴,近视300度以上的,看远看近需要两副眼镜。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近视的人在“老花”后近视度数不会再加深,但有的人老花后还会近视,这主要是一种叫做“核性白内障”的眼病在作祟,由于患者晶体密度增加而导致看远不清楚。 “老花”为什么会突然好转??? 有的老年人戴了十几年老花镜,突然不戴眼镜也能看书、做针线活,这种现象常被人称为“返老还童”,其实不然,很可能是晶状体代谢问题、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所致。晶状体内代谢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异常改变,例如晶体纤维发生变性、肿胀和混浊,到一定的程度,晶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使晶体的厚度增加,这时老年人会感觉自己的视力明显比以往好,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清近距离微小的物体。?? 食疗能够延缓老花眼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