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用一平面镜将光线照射到网膜上,摆动镜子使光线经过被检查眼的各条子午线,观察网膜反光和暗影的动态来测出屈光不正度数的方法,叫视网膜镜检影验光法。 从光学原理上说,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检查眼变成近视眼,要测出近视的远点位置。就可算出该眼屈光不正度数。 找反转点或者中和点,摆动网膜镜使网膜反光变成不动的点,顺动停止,逆动将要出现的一点。 二、优缺点: 1、不依靠病人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如儿童、弱视、眼震,除外屈光不正者。 2、散瞳后对近距离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0D以上近视眼不受影响) 三、检影观察的内容: 介绍用平面镜检影(点光源),以顺动光为例。 1、光和影: 1)观察所见到网膜反光,较明亮的部分为光,显黑暗部分为影。 2)光和暗影在瞳孔区内所占的大小比例。 3)当网膜镜摆动黑暗区“影”在光的前方或后边。 2、光运动的方向: 1)顺动-为远视眼、正视眼或1.0D以内的近视眼 2)逆动-为1.0D以上的近视眼。 3)不动-为1.0D的近视眼。 3、光的明暗和运动的速度: 1)屈光度数高-光运动慢、暗。 2)屈光度数低-光运动快、较明亮。 4、光的形态: 1)光大而园-一般为球镜、或有轻度散光。 2)椭园形-是有中等度数的散光。(0.50-2.0D间) 3)带状-为高度数散光。(2.0D以上) 5、颜色: 一般情况下,顺动光多为红色,逆动光多为淡黄色、灰白色、灰色,高度屈光不正多为暗灰色甚至不能区别光动。光动在正3.0-4.0D以下至负4.0-5.0D之间,颜色及动态较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