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观舌断病”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意思是通过观察舌头就可以诊断出身体其他方面的疾病。而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这都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症状在舌头上的表现而已,而这些全身性疾病往往在眼睛里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也可以做到“观眼察病”。据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副院长赵燕麟介绍,眼睛不适是许多症状的源头,也许不是眼睛有问题,而是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病变,及时做眼部检查可以帮你揪出“罪魁祸首”。 ■眼底检查知全身疾病 据赵燕麟介绍,医生把位于眼球后部的玻璃体和视网膜统称为眼底,它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并集中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集中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及健康状况。所以,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人眼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 能引起眼底病变的疾病几乎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精神科等全部现有的科别,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麻疹、性病等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最为明显。因此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能从患者眼底图的变化中发现很多问题,从而为全身性疾病的确诊提供重要资料。
■出现八种病症要小心 赵燕麟指出,从眼底不仅可以查知全身性疾病,眼睑、结膜、眼球等部位的一些症状同样也是一些全身性疾病的“暗号”。 所以,当眼睛出现以下这些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处理,尽早检查:第一,眼睑莫名水肿,很可能是由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导致;第二,结膜发黄,常常是由急性或慢性肝病引发的黄疸所致;第三,结膜下大片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第四,突然出现的双眼眼球突出则通常预示着甲状腺机能亢进;第五,突然出现的双眼眼球下陷,常常为严重脱水或老人眼眶内脂肪萎缩导致;第六,瞳孔缩小常见于虹膜炎症、中毒、药物反应等;第七,瞳孔扩大则常见于外伤、视神经萎缩等;第八,如果两边瞳孔不一样大小,且对光线反应微弱,则很可能是中脑功能受到损害,应尽早到相关科室检查、确诊。 ■一年做一次眼部检查 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20多年的赵燕麟医生告诉记者,从他的经验来看,很多人的眼底或其他部位出现了问题却浑然不知,尤其是一些学生。一旦出现看东西模糊的症状,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孩子视力下降,只知道带孩子去配眼镜,从而导致眼病加重或耽误其他病症的治疗。还有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老人,也常常忽视眼睛的症状,有些甚至因此使病情失去控制。因此,建议所有人一年应该做一次例行的眼部检查,而学生和“三高”人群则最好半年做一次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