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虽然眼镜店林立,但要想配一副质优价廉的眼镜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近日以消费者的身份暗访了市区部分眼镜店,发现了不少问题。 价廉不一定物美 记者在市区一家眼镜店看到,不大的店铺内,还兼营着其他商品。一个中年男子问记者原来的眼镜度数,然后开始验光,接着让记者挑选镜片。 记者说要配一副质量好一点的,老板立即从柜台下拿出一副眼镜片,说这是从大眼镜店进的货,他们那里要卖300多元,来到这连镜片和镜架一套只收180元。记者看到镜片的包装盒上印着“XX品质”,便问他:“这是进口的吗?”老板笑了笑说:“说是进口的,可是市场上许多打着进口牌的并不是进口货。”再看柜台里的眼镜架,标价确实便宜,但是看上去质地比正规眼镜店里的差了很多。 据了解,一些眼镜店经营的眼镜片和眼镜架是南方某些小作坊生产的,质量难以保障。据眼科医生介绍,正规的配镜要经过十多道工艺,其中仅验光一项就要测定屈光度、瞳距、折射率等8项参数。一些街边小店连度数都测不准确,虽然要价较低,但是质量却没法保障。 眼镜市场问题多 让记者奇怪的是,在记者暗访期间,每到一家眼镜店提出要配镜时,店里的工作人员都会先问一下原来镜片的度数,然后再用电脑等仪器设备验证;有的眼镜店工作人员一人兼数职,既是营业员,又是验光师、配镜师。 走访的数家眼镜店,在验光后得到的度数都不尽相同,其中有两家眼镜店对记者右眼验光后,度数竟相差100度。记者发现,店内没有专门的验光室验光灯不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证照不全、验光度数不准等是一些不正规的小眼镜店内存在的问题。 眼镜市场亟待规范 据悉,为加强对眼镜生产、加工、验配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眼镜验配质量,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从2004年4月开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无证验配眼镜的企业将受到查处。 据了解,河南宝视达漯河亨得利眼镜公司是我市率先取得许可证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张晓英告诉记者,眼镜是专业性很强的产品,一副眼镜的诞生需要经过验光、配镜指导、检测、加工等十几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 很多人误以为,配镜商店只是出售商品,有营业执照就行了。实际上,验光配镜的眼镜店还应该属于眼镜生产企业。据了解,在目前的眼镜消费者中,戴中、低档眼镜的消费者仍然居多,这支队伍中,数量最大的,是大、中学生。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眼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日趋成熟,他们认为,配眼镜还是要到正规的眼镜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