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与线上“再平衡” 实体零售该如何跨越数字化鸿沟 线下增幅大幅下降,线上增幅趋于平缓,挑战前所未有,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经过最近两年的O2O试水,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融合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依然是个难题。在刚刚召开的2016中国连锁O2O业大会上, O2O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径、如何进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O2O将是普遍零售方式,实体零售跟电商未来一定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让整个零售走向另一个高度。 “数字化鸿沟” “过去4年来,上市零售企业净利润率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净利润率的增长率连续4年出现了负增长。”在2016中国连锁业O2O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展示了一张过去4年上市零售企业利润增长的走势曲线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上市零售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从2010年的39.2%一路下滑,到2015年第三季度,这个数字是负增长30.9%,跌幅巨大。裴亮说,当前中国零售市场正面临着深刻变化,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裴亮透露,今年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零售企业在当下最关注的战略重点排名前5位的问题是:顾客营销与服务、门店数字化改造;供应链效率优化;业态创新与新业态发展;强化商品管理与商品采购;人员激励与组织架构调整。包括门店的数字化改造、跨境电商、O2O等都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与美国线上渠道80%由传统零售企业经营有所不同,目前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上90%的份额由纯电商占据,传统零售企业开展多渠道、全渠道O2O目前所取得的市场份额仅仅为9.9%。裴亮说,相对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全渠道的消费需求,目前传统企业所开展的全渠道现状还存在很大差距,裴亮用“数字化鸿沟”来形容传统零售企业所做的和消费者所希望的之间的差异。 对此,传统零售企业也已认识到了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的必要性。在这次O2O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还特地召开了一个由实体零售商、电商、品牌商和服务商参与的“中国零售业全渠道(O2O)50人论坛”闭门会议,并发布了论坛成果和倡议,提出为满足消费者需求,零售企业应回归价值创造本质,重新总结自身优势,探索与业务相匹配的数字化战略;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全渠道获客、社群运营、跨渠道营销、数字化门店体验、个性化服务等能力,建立长效机制获取消费者信任并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 “O2O它不是简单从线上到线下,或者从线下到线上,它的本质就是一种融合。”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书林认为,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互联网是个环境,不是对手。零售企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积极获取应对环境的资源。他说,互联网给零售企业带来了三点变化:一是改造企业内外部效率;二是创新业务模式及商业模式,朝更好的商业模式去进化。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零售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变化;三是改变价值观。 “O2O本质是一种更加先进的零售服务。” 高书林说,O2O将是普遍零售方式,不是模式选择。这种零售方式给实体零售企业带来的跟原来的零售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原来实体零售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不能分开,必须同步,现在因为有了O2O之后,实体零售依然可以做到三流分离,这实际上就是非常大的变化,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更多的便利。 痛点何在 对于传统的零售企业来说,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已经成为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走才能有效地融合线上线下?虽然最近两年很多零售企业纷纷试水O2O全渠道经营,但依然没有很成功的案例。 “目前,传统企业在线上部分做得最成熟的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裴亮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50人论坛上,各大企业的掌门人们对全渠道经营的讨论很是投入,争论也很激烈,但从大家的探索实践结果来看,整体上尚难说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说,传统零售企业的全渠道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线上线下大多数分别运营,还没有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例如,线上线下商品不一致、价格不一致、库存不共享、线上线下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