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手机角力全球市场 10年前的今天,诺基亚手机如日中天。那时谁会想到,仅仅7年以后,诺基亚会面临破产被收购的局面?而将诺基亚推向深渊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便是2007年问世的苹果手机。当然,在“苹果”诞生之初,人们也很难相信,10年后的今天,世界成了智能手机的天下。 1 全球布局助增长 IT市场调查企业IDC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约6.78亿部,同比增长仅0.2%。虽然三星仍蝉联世界第一的宝座,但其出货量仅小幅增长2.3%;苹果则同比大减15.7%;华为26.8%的增速引人注目,市场占有率从6.9%同比上升至8.8%。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几近停滞的大局下,中国的OPPO、VIVO却逆势兴起,挤掉联想和小米,以6.6%和4.8%的市场份额成为杀进全球智能手机公司前五的黑马。 这个格局与2015年的截然不同。虽然前三名仍维持三星、苹果、华为不变,但苹果大幅下跌、华为高速增长,二者差距缩小。有分析指出,如果苹果下月推出的“苹果7”销量不佳,可能让出世界第二的位置。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国产智能手机能保持稳健增长,与其全球布局密不可分。 目前,华为手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表现良好。以欧洲市场为例,去年,华为手机在中东欧、北欧发货量同比增长114%,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25%。在波兰、芬兰等欧洲国家,华为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越苹果,跃居第二。华为P9今年在英法上市以来也呈现销量大增的局面。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说,华为在上半年的海外市场增速达到中国市场增速的1.6倍。其中,比利时、西班牙等13个欧洲国家的市场占比达15%到20%,特别是在500欧元以上高端产品区域品牌效应提升明显。 如果说华为深耕国外多年,那么近年来才陆续进军海外市场的小米也表现不俗,“米粉”已从中国涨到全球。自2013年4月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开卖手机之后,小米陆续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巴西、阿联酋等,并拓展南非、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在海外掀起一股小米热潮。 此外,乐视手机业务也已进军印度、泰国等海外市场,金立也在将手机推向以尼日利亚为代表的非洲市场和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市场。 2 竞争胜出有奇招 不过,无论新兴品牌如何来势汹汹,三星、苹果、索尼等国际巨头毕竟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要虎口夺食,分割其市场份额,就必须有能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创新点。 华为P9手机被称为“拍照神器”,其最大亮点是与德国百年相机品牌徕卡公司联合设计和开发的黑白与彩色双摄像头。其中,彩色摄像头负责捕捉色彩信息,黑白摄像头负责抓住画面细节。这一创新设计在成为卖点的同时,也再次塑造了华为创新引领者的形象。不久前,“苹果7”宣布将推出双摄像头版本,不少人称其效仿华为。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就是OPPOVOOC超级闪充技术。同样,华为P9也支持快充技术。不难想象,这正是中国生产商在以直击“苹果”痛点的方式向其发出挑战。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可以做到每周更新手机操作系统版本,这是苹果手机做不到的,即便三星公司也会担心这样的竞争对手。 而从“步步高音乐手机”演变而来的VIVO一直主打影音,希望为消费者提供顶级视听体验,甚至打出“会让你耳朵怀孕”的口号。 “有的国际品牌在开发360度全景摄影,有的则在开发移动支付,还有的专注语音智能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对智能手机生产企业的创新招数,普华永道内地及香港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说。“但这都需要高额的研发投入,甚至一些大品牌都无力承担。”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