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购的新税制:单次交易2000元内免关税 24日,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自2016年4月8日起实施。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2.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 3.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4.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新税收政策下,购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个人将作为纳税义务人,实际交易价格(包括货物零售价格、运费和保险费)作为完税价格,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或物流企业为代收代缴义务人。财政部将尽快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海购”低门槛时代有可能终结 自4月8日起,我国将对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商品执行新税制。新政策意欲何为?低门槛“海购”时代是否终结?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如何? 新税制剑指税负不公 跨境电商进口发展初期,我国对低于1000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在实际操作中按照物品征收行邮税,其中多数商品完税税率为10%,并对税额低于50元人民币的进口物品予以免征。而随着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这一模式带来一些新问题。 “行邮税针对的是非贸易属性的进境物品,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虽然通过邮递渠道进境,但交易具有贸易属性,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与一般贸易进口商品、国内生产销售同类商品产生税负不公等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说。 改革还剑指近年来利用行邮税50元税额免征“钻空子”、日渐增多的税收套利现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主要是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生活消费品,价值较低,部分企业想方设法拆单利用免税额避税,以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陷入只注重短期效益的不良竞争中。 “海购”政策洼地或将终结 专家指出,此番调整意味着“海购”低门槛政策洼地或将终结。张斌认为,现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税负成本低于一般贸易进口同类商品,也低于国内生产销售同类商品,一方面导致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的不公平竞争,对国内销售进口商品的传统零售业形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对国内消费品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海购”热卖的母婴产品、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产业,进而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税负不公问题对外商对华投资也产生负面影响。有跨国公司表示,中国境内消费者网购商品后只征收行邮税,成本低又便捷,如果该项政策长期执行,将考虑把生产转移到海外,减少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影响 母婴食品保健品类税负增加 化妆品电器类税负有升有降 这几天,不少电商平台喊着“新税政风暴来袭”,吆喝网民赶紧囤货。各界关注,新税制会不会加重消费者负担?对电商企业影响几何? 行邮税并不是一个税种,是对进境物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合并,统一征收的进口税。 本次政策调整前,行邮税共设为4档税率,分别为10%、20%、30%和50%。据测算,行邮税税率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综合税率。此外,行邮税还享有一定的免税额,即对货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随身行李、税额在50元人民币以下的邮递物品予以免征。 本次调整后,行邮税税率分别为15%、30%和60%。其中,10%主要为最惠国税率为零的商品,60%主要为征收消费税的高档消费品,其他商品归入30%。 根据一些机构的测算,经过这次税收调整,母婴、食品、保健品类税负会有所增加,化妆品、电器类根据价格不同,税负有升有降。 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介绍,原来一些电商更集中做价值较低的商品,这些商品在这次调整中税负上升较多,今后可能会选择更多档次的商品经营,这对消费者是好事。 据介绍,在此次税收政策调整中,现行入境行李物品5000元免税值没有改变,国家同步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通过这个渠道购买的商品,高效、便捷、安全性会有提高,税率上也会有一定优惠。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分析,改革后“海购”仍享有优势。政策将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应纳税额的70%征收,其综合税率水平低于货物税综合税率和调整后的行邮税税率,尤其是对母婴类等大众消费品,尽管税收成本有所提升,但电商企业可化解部分成本,总体影响有限。 来源:重庆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