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用好信息化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发展出版社等主办的“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论坛近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王炳南等分别发表演讲。 李伟: 信息化从四方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李伟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关键作用,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当今时代信息化的四大趋势和运用信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四个重要方面。 李伟指出,当今时代,信息化有四大趋势。一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数字化、标准化。二是信息处理和传输的高速化、低成本化。三是可用来观察、测度和分析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的数据超大规模化。四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化。 李伟表示,运用信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以大有可为。第一,运用信息化,优化国民经济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们要运用信息化,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不断优化国民经济管理,持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要研究制定大数据管理条例,对数据的采集、归集和使用做出明确规定。二要整合政府和国有企业拥有的数据资源,建立社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大幅提升数据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三要结合国情,提高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及时、准确预判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精确度和各类政策制定的正确性。 第二,运用信息化,优化城市治理,提高城市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近些年,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众多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化优化城市治理、提高城市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方面从总体水平上来讲,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展的潜力无可估量。 第三,运用信息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新常态下,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趋弱,迫切需要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一要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二要大力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三要着力提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质量。 第四,运用信息化,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一要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二要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三要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和精准度。 邬贺铨: “大智移云”代表了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 邬贺铨在演讲中强调,当前,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的“大智移云”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的时代特征;“互联网+”开拓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凸显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而在核心信息技术方面,我们尚未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宽带提速降费的压力巨大、信息安全形势严峻、频谱资源面临挑战。 在谈到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时,他表示,宽带化、移动化、泛在化,以及安全性、可用性、可信性是其基本特征,其演进路线有两条,一种是基于IPV6,另一种是全新的革命路线。美国率先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试验,中国期待在下一代的互联网有弯道超车的机遇。邬贺铨特别强调,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风险愈演愈烈。移动智能终端与PC相比,安全挑战更严峻。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31.3%的移动用户遭遇个人信息泄露。据腾讯安全实验室报告,2015年手机病毒包新增1670.4万,是2014年的10倍。另据普华永道公司最近报告,2015年全球网络攻击的数量增加了48%,而在遭受网络攻击数量最多的国家中,俄罗斯增加了150%,中国增幅则高达517%。邬贺铨表示,今后,我国应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企业主体,建设网络强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