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萍:中国—东盟应该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两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是独奏曲,而是一部交响乐。中国和东盟应抓住机遇,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6日在北京接受中国多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 曾任中国驻东盟大使,到如今就任中国—东盟中心的秘书长,杨秀萍见证了“一带一路”刚提出时东盟国家的兴奋,也看到了两年后包括东盟多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机构的积极参与。“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尽管是中国提出,但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认可。未来,该倡议还会更加深入发展,给沿线国家带来福祉”。 自2015年5月履新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以来,杨秀萍坦言,舞台更大,要做的事也更多。最重要的是既要服务于中国及东盟十国政府,也要为区域内的20亿民众谋福祉。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带动区域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民心相通,道路相通,促进人文等各方面进行对接。”杨秀萍说。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25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与各对话伙伴关系中联系最广泛、成果最丰富、交往最密切的一组关系,但与此同时,双方关系仍不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杨秀萍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合作是主流,分歧是支流。“我相信,事在人为,我们应该为解决困难而铺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走,而不是使困难更困难。”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东盟地区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杨秀萍建议,中国和东盟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进一步加强战略对接,找到更多共同需求和利益交汇点;以自贸区升级版为契机,实现经贸合作的提质增效;拓展金融合作,打造更多示范效应项目;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共同发展;深化人文交流,以此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杨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