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十五周年——第九届“WTO法与中国”论坛召开 中国“入世”十五周年——第九届“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16年会于6月25日在哈尔滨召开。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一带一路”与经济安全法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自由贸易区法治专业委员会获准设立。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会长林中梁介绍,从去年的换届大会一年来,研究会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国内外贸易法治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重要的学术活动;二是加强课题研究,及时出版发行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依法 ;行政、司法改革咨询等工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献计献策。四是承前启后,努力进行开拓创新。 “总的来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真正有分量的成果还是相对较少,今后要进一步在讲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再比如没有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优势服务于对外经贸企业。再说,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还十分有限,我们一定坚持正确方向,发扬优良传统和初步成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开拓进取,永不停步!”林中梁说。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创始会长孙琬钟表示,这次会议适逢几个15年,一是中国入世15年,二是研究会成立15周年,三是中国入世,所谓的替代国期满的15年。在此之前还有一个15年,是“我们入世谈判经过了15年”。“中国的入世极大地深化了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推动了我们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我们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提升了我们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综合国力。同时,也使我们的人民和政府官员思维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文显指出,15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跨越,这都与加入世贸的红利有关。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总量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也是世界主要的海外投资国。“大家公认的是,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全面的享受了世贸组织的权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5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法学会世贸组织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传丽在会议上公布了第九届“WTO法与中国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会议还宣布了增补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赵宏瑞教授为研究会副会长的候选人。赵宏瑞还是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一带一路”与经济安全法治专业委员会任委员候选人,刘敬东、郑少华、王崇敏、陈云东为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选人。 龚柏华同志为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自由贸易区法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候选人,左海聪、贺小勇、韩秀丽、慕亚平为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选人。 来源:法制网(张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