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扮靓一座城市 丹阳农商银行倾力支持中国“眼镜之乡”发展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作为丹阳的一张名片和“第一产业”,眼镜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为扶持丹阳“第一产业”,丹阳农商银行通过每年初的资金需求调查和客户大走访活动,摸清现有客户、潜在客户资金需求,进行分类排队,制定合理的信贷计划,加强对信贷规模的动态控制,注意将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与及时满足优质客户需求结合起来,排好顺序,抓好储备,提高信贷投放与地方经济需求的契合度,确保全行信贷投放均衡有序进行,促进地方经济质量持续向好。近年来,该行对眼镜产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亿元,建立信贷关系的眼镜企业达200多家。 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丹阳农商银行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情况,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信贷咨询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主动上门跟踪服务,并实行“一次授信、分次发放、循环使用”,缩短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环节,充分利用该行特有的优势,为客户节约财务成本的同时,也为客户赢得了商机。 丹阳农商行行长吴顺兆告诉记者,扶持中小企业的生产发展,要以优惠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传统生产技术改造、新上项目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力促企业实现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转变。所以,作为金融机构不仅要扩大扶持面,更要从量上给予中小企业支持,只有量上能满足中小企业需求,才能保障中小企业建康发展,才能逐步培育扶植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眼镜企业,达到银企共同发展的目的。截至目前,丹阳农商银行结合辖区经济发展总量,对符合条件的200多家眼镜企业实行了集中授信,授信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授信规模达到5000万元,60%以上都是采取土地、房产抵押等方式。 在信贷力挺地方眼镜产业的同时,丹阳农商银行还积极鼓励和支持眼镜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丹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眼镜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把振兴丹阳眼镜产业作为十大重点工程后,丹阳眼镜行业无论是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还是品牌意识都是热情高涨。丹阳农商银行紧紧抓住机遇,迎合企业发展意愿,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品牌。 “现在有这么好的产业扶持政策,有地方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丹阳眼镜将用5到10年时间,实施质量立业、科技强业战略,引导眼镜产业向品牌集群跃升,不断提高丹阳眼镜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夯实丹阳眼镜产业在全球主产地的地位,把丹阳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眼镜业生产、集散、研发、检测、标准"五位一体"的眼镜基地。”丹阳眼镜商会会长汤龙保如是说。 据了解,在丹阳农商银行的强有力的支持下,目前,全国最早、最大的眼镜交易市场诞生在丹阳,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落户丹阳。全市从事眼镜行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共有130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近6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总产量的80%,世界总产量的大半,成为全球最大的树脂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和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其中,产品60%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全年眼镜业销售80多亿元。目前,全市共有3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国际质量认证,眼镜行业拥有注册商标20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10个。被誉为中国的“眼镜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