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动态监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 武汉小学生中每10人至少有3个人成“小四眼”,低龄化、重度化趋势逐年加剧。昨日,武汉市启动0-6岁儿童视力保健项目,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孩子每年进行视力筛查,并建起健康视力档案,力争5年时间探索出儿童视力保健新模式,使武汉市0-6岁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下降30%。 2009年武汉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近年来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高达19.10%。此前,武汉市曾对全市学生视力进行调查,小学生中近视发生率为30%,到高中猛升至近80%,视力不良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明显。眼科专家表示,即便是学龄前儿童,接触电脑、手机、电视时间长,加上课业负担较重,造成用眼过度,对视力发育损害较大。通过论证,武汉市研究制定了《武汉市0-6岁儿童视力保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主要是对0~6岁以下儿童(含流动人口)每年进行视力筛查。 武汉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各区妇幼保健院为主导,联合社区、托幼机构开展筛查。同时,项目组根据0~6岁儿童视力发育特点开展研究,摸清影响儿童视力的主要因素,探索出一套综合干预模式,结合现代检测技术,防控儿童视力低下问题。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基层指导科主任杨少萍说,3岁以下儿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年一次免费筛查眼位异常、视觉行为、一般性眼病,有条件的初筛机构可进行屈光筛查;同时,区妇幼保健机构“走进”幼教机构,每学期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儿童视力、屈光和眼位异常筛查,为家长自愿收费项目。 杨少萍说,对筛查视力不良的孩子,由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查、确诊及康复治疗,及时将儿童确诊与治疗情况反馈给筛查机构,建立学龄前儿童健康视力档案,并定期追踪、随访,动态监测儿童视力健康状况。 据了解,力争用5年的时间,探索出适合武汉市0~6岁儿童视力保健的新模式,使3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达80%,3~6岁儿童视力筛查率达90%,武汉市0~6岁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下降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