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首次开展“多焦植入”治白内障 一名14岁的中学生,因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原有视力已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被迫休学。经过手术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双眼远近视力均达到1.0,成为云南省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的第一批受益人。 小倩(化名)入院检查时,医院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和双眼轴性远视散光,诊断应植入+3000度的人工晶体。按常规治疗思路:一是白内障手术中植入一片+3000度带散光的人工晶体,保证术后看远,也纠正了散光,但看近时需戴一副+200度的老花镜;二是植入一片+3200度带散光的人工晶体,保证术后看近并纠正散光,但看远时需戴一副-200度的近视镜;三是植入一片普通+3000度的人工晶体,不能纠正散光且手术后看远、看近都须各戴一副带散光的眼镜。上述三种结果,术后都需至少再佩戴一副眼镜。 根据小倩的这种情况,该院副院长龚永祥主任医师创造性地提出:“以毒攻毒”消除散光后,再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实现看远看近兼顾。1月15日上午,医院为小倩植入了多焦晶体;1月19日,又实施了左眼手术。经过几天的恢复,小倩双眼远近视力均达1.0,散光也纠正了。由此,小倩彻底摘除了眼镜。 据介绍,目前我省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还未能广泛开展,未来几年内,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该手术将成为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新趋势。 信息来源:生活新报 作者:邓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