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六成“小眼镜” 增强体质需开“运动处方” 去年如东体检学生5万余人,其中有六成“小眼镜”,近两成“小胖墩”—— “上周,学校举办公益活动,学生在阳光下站了十几分钟,就开始有人倒下,半个小时后,不少学生被搀扶到教室休息去了……”5月20日,虫宾山小学老师陈海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忧心忡忡。 近几年,弯腰、驼背、近视眼、“小胖墩”,在校园里早已屡见不鲜;升旗过程中,旗手突然晕倒;体能测试后,学生被“抬下”;刚走进军训操场,晕倒一片。这些现象,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每况愈下的写照。 如东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亚军介绍,去年全县体检学生52000多人,营养不良的学生占总数的17.93%,肥胖率近两成。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近视率达60.98%,学生进入高中后视力低下率高达92.24%。“班上只有极个别学生不戴眼镜。 ”岔河中学一位班主任坦言,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的学生也逐渐增加,有些学生近视程度甚至达到600度以上。 每到周末,各种课外培训班前车水马龙,补习科目以语、数、外为主,选择游泳、武术、跆拳道等体育项目的却少之又少。如东县教育局普教科科长孙维志表示,此外,生活条件好了,学生上学放学都由家长接送,孩子失去很好的锻炼机会。加之当前对学生的评价选拔机制也是以分数为重点,导致家长普遍重视文化学习成绩,学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少,健康教育和品行养成都不够。 手机控、游戏迷,不良的课外生活习惯,导致中小学生体质越来越差。“学校‘阳光运动’懒得参加,也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 ”具有27年体育教学经验的掘港高级中学教师蒋伟说:“现在的学生身体条件比过去好,但活动能力却明显下降,尤其是力量不足尤为严重,男生引体向上只能做两三个的情况很普遍,有些甚至只能做一个,女生实心球的投掷成绩及格的,也是寥寥无几。 ” 2007年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如东中小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一些学校还把抖空竹等民间体育活动引进校园。孙维志介绍,近几年,如东通过加大聘用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的体育设施也得到较大改善,大部分农村学校完成塑胶化操场改造,到明年全县所有建制学校塑胶化操场率将达到100%。“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一律不得打折扣。 ”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建表示彻底纠正只比文化考试成绩、不比学生体育和体质的导向,让校一把手对学生的体质负总责,逐校突击抽查,从严考核,让学生每天在校运动一小时落到实处。 来源:南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