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商会“组团”来宁维权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5日,在江苏省工商局召开的知识产权日暨新商标法实施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份,“丹阳眼镜”作为集体商标开始公示,也就是说,丹阳眼镜集体商标注册成功,普通商家不能随便使用“丹阳眼镜”作为宣传和招牌。据介绍,南京的“丹阳眼镜”实际上没有一家有授权,现在商标注册成功后,丹阳眼镜商会将组织法律团队来宁维权和招商。丹阳眼镜商会表示,要想使用“丹阳眼镜”做字号,首先得满足相关规范,50%以上产品得出自丹阳。 南京眼镜抽检不合格率是丹阳三倍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2月,国家眼镜检验检测中心曾受当地工商部门委托,分别对南京和丹阳市场上的眼镜进行了抽样检测。 其中,丹阳眼镜市场抽样眼镜产品10个批次,只有1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而南京区域抽检的30个批次眼镜产品中,不合格为11批次,不合格率为36.7%。 从上面的检测数据来看,南京抽检的眼镜质量情况明显不如丹阳抽检的眼镜质量。 南京街头“丹阳眼镜”没一家有授权 去年10月份开始,南京开始针对部分眼镜商家违规使用“丹阳眼镜”做门头、店招的做法进行专项整治。到今年2月份为止,南京有两三百家“丹阳眼镜”被查处。但一些眼镜店却开始玩起了文字游戏,使用“丹华阳”“丹单阳”等门头,中间的字特别小,两边的字特别大。 昨天,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汤金斌告诉记者,他们曾对江苏的不少城市进行了走访,其中以南京的“丹阳眼镜”最多,常州等城市也有,但没有南京这么泛滥。汤金斌说,实际上,南京没有一家眼镜商家是他们商会的会员,也没有一个商家获得过他们的商标使用授权。“长期以来,参差不齐的所谓"丹阳眼镜 "店,特别是一些服务、质量不佳的商家,让丹阳眼镜的品牌受到了伤害。” 开“丹阳眼镜店”,一半以上产品得出自丹阳 “非会员商家并非不能用丹阳眼镜的字号,但要符合我们的规范。”汤金斌说,他们已经拟定了《以“丹阳眼镜”为字号开设眼镜行(店)规范条款(初稿)》,对丹阳眼镜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必须有符合国标的设备仪器,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有符合要求的营业面积。要求还有不少。” 记者在这份初稿中还看到,要开设“丹阳眼镜”行(店),所销售的商品总量出自丹阳行业的产品必须占到50%以上。 汤金斌表示,商标注册下来了,规范也制定了,下一步丹阳眼镜就将进行维权。“我们正在组建品牌的法律团队,将会负责维权和招商。” 防蓝光镜片,近期将出台相关标准 市场上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有着特殊功能的眼镜片,价格不菲,但实际上有没有效,消费者却并不知道。比如防蓝光镜片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功能镜片。有专家认为,手机、电脑都有蓝光,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可能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多种眼科疾病。 但号称能防蓝光的镜片,消费者该怎么辨别呢?汤金斌教了大家一个简单方法,就是使用激光笔照射,如果是防蓝光镜片,就无法照射到后方。他还表示,目前中国眼镜协会正在制定相关标准,近期有望出台。 选购眼镜要“看得清晰、戴着舒服、款式喜欢” 此前,有人说眼镜是暴利行业,汤金斌对于这种说法并不认同,“眼镜产品的成本不高,但人员验光、配镜等操作费用,还有房租等额外成本都被加进了眼镜的价格中。就像端上桌的美食,食材或许并不贵,但有其他技术成本等投入。” 但他也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崇拜一些洋品牌的眼镜产品,不要被销售人员忽悠。汤金斌认为,选购眼镜只有三个标准,那就是“看得清晰,戴着舒服,款式喜欢”,消费者的主观体验最重要,必须是眼镜去适应人的眼睛,而不是一些销售人员忽悠的那样“戴着戴着就舒服了”。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