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近视眼防控 过半班级"小眼镜"数量不降反增 河南省在郑州20个班级推行近视眼防控试点工作1年半 过半班级"小眼镜"数量不降反增 12月15日,在总结近一年半来的近视眼防控试点工作时,郑州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站站长王文科用了一个词:喜忧参半。喜的是保健站推出的一些“防近”措施效果得到了验证,忧的是教育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依然很难阻止学生近视率攀升的势头。 过半试点班近视学生数增加 2009年6月,郑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试验试点工程正式启动,除了郑州市教育局、中小学卫生保健站参与外,还汇集了郑大医学院、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二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眼科专家,每年投入经费200万元。 去年省教育厅下文,在郑州市区选择了10所学校的20个班级,尝试推行一系列近视眼防控措施。 近日,试点工程对这20个班的学生视力情况再次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和一年半之前相比,有11个班学生近视率有所提高,其中有5个班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最多的一个班居然提高了14个百分点。 王文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相关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够重视,也有学校表示对遏制多来年不断攀升的近视率信心不大,不愿意尝试新措施。 部分传统“防近”方法不科学 此次试点对不同班级推行了不同的“防近”措施,结果表明,“做降眼压操配合戴凸透镜”这一招最管用。这种方法即学生读写作业时佩戴一定度数的凸透镜,近距离用眼40分钟后做包含用力闭眼、刮压眼球等动作的降眼压操。 这套“防近”举措还包括其他内容:在光线柔和的地方看书写字;坐姿要端正;保证睡眠时间;读写作业后马上进行10分钟左右的体育运动等。 “以光线为例,以前都说教室光线越亮越好,现在普遍认为光线以柔和、自然为宜。”郑州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站副站长宋新强称,“以前很多方法不够科学甚至是错误的,这也是学生近视率不断提高的原因之一。” 学生近视现状令人忧心 7岁的小学生近视率约为17%,小学和初中的毕业生分别达到60%和77%左右,18岁的高中生已经接近90%,这是2008年郑州市区学生视力监测的结果。 总的来说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学段的增长逐渐增大,10岁至12岁、16岁至18岁,是学生视力不良增长最快的两个阶段。 此次工程推进中发现,除了学习压力大、沉迷于电视电脑、体育锻炼不够等原因外,各种保健类眼药水、防治近视治疗仪在学生中颇为流行,但基本起不到防治作用,还往往造成学生的视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