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烟台市质监局质检所免费眼镜质量检测活动首批检测报告出炉,在受检的50批次眼镜中,合格38批次,不合格眼镜12副,合格率仅为76%。 3500元眼镜 有“充片”嫌疑 在检测首日,一个17岁女孩拿来一副3500元的眼镜。女孩说是父母带她在烟台某知名眼镜店配的,但是眼镜配好后的前3天,女孩一直感觉眼睛不适,询问眼镜店,店员称这是眼睛的适应过程,再过些日子就好了。经过检测,这副昂贵的眼镜竟然有严重的“充片”嫌疑。 “‘充片’是业内的叫法,是指眼镜店在没有符合处方数据要求的镜片库存时,使用接近处方顶焦度的其它镜片冒充或代替,如用200度的镜片代替250度的镜片。”钟表眼镜科科长鲍勇解释说,按照验光单上的数据,女孩的眼睛近视程度应为200度,但是实测镜片度数却为166度,眼镜度数相差近40度。 鲍勇解释说,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中小眼镜店没有资金准备大量的货源,但为了做成生意,他们采用的普遍做法是以度数相近的备片来充当所需的镜片,如用225度或175度的镜片冒充200度的镜片。“充片”现象在每年的产品质量抽查中都会发现,但是如果消费者不到专业机构检验,“充片”行为很难发现。 检测结果出来后,女孩要求全额退款,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70度轴位加工后变成10度 一位中年消费者在某眼镜店想配副眼镜,但是在验光时由于总是看不清1.0,该消费者就去某医院眼科开了医学验光处方,之后把处方单拿到该眼镜店配镜。 眼镜配好后,消费者戴上眼镜不但没有感到清晰,反而感觉视线更加模糊,之后把眼镜拿到了质监局眼镜科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散光轴位为10度,但是验光单上却明明写着70度,整整差了60度。 鲍勇说,国家允许偏差4度,但是这位消费者的镜片却超过14倍,相当惊人。柱镜轴位偏差超标是质监部门日常监督检验中最常出现的不合格项,许多眼镜店由于仪器设备陈旧、加工人员技术粗糙或者加工人员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常常使眼镜成为伤害视觉健康的罪魁祸首。 学生配镜多没验光单 开学前,很多学生们预约了眼镜质量免费检测。检测中发现,很多小眼镜店不给消费者开验光单或者验光单上填写不全。“验光单相当于医生开的医生处方,正如有了医生处方才可以治病一样,配镜也需要处方单才可以配出合格的眼镜。” 在给一名7岁小学生的眼镜做检测时,鲍勇发现验配单上“瞳距”一栏为空,这明显不符合规定。“瞳距是指人眼在视轴正视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是配制合格眼镜的重要参数之一。”鲍勇说,如果瞳距量得不准,或镜片的光学中心距做得不准,就会使物像发生位移,轻则出现重影、复视、头晕眼花、色散、无法长时间视物,重则诱发斜视,使眼位发生偏移。小学生处在发育期,如果“光学中心距”和“瞳距”偏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学生斜视。 鲍勇建议,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应该至少半年验一次光,如果发现数值有较大变化,就应及时更换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