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工商局为眼镜企业构建商业秘密防盗网 最近,浙江省临海市工商局继2008年制定《临海市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之后,立足“事前积极预防、事中有效补救、事后顺利查案、全市联动维权、自我完善发展”五大目标,为包括眼镜行业在内的四大行业构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据临海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使企业对其技术信息、经营信息采取符合商业秘密法定构成要件的保护措施,为事后依法维权奠定基础,他们重点帮助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的机构、制度,提供简明扼要、方便企业参考采用的保密协议参考范本,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提出保密措施等。同时,要求企业明确保护商业秘密的联系人,对其定向指导,使其掌握常识,一旦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能在第一时间做好保护证据工作。他们还根据企业的邀请,对其保密工作进行评估,从制度上、硬件措施上、软件安全上全方位考察企业保密情况,分析企业保密现状,指出可能存在的保密隐患及保密盲区,提出保密评估意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保密机制,防患于未然。 点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业泄密问题日益凸现,据临海市工商局相关调查显示,在当地包括眼镜企业在内的受调查企业中,发生过泄密事件的企业为100%,而采取过有效保密措施的企业则为0;知道有商业秘密这回事的为100%,有完备保密组织的则为0,因员工泄密造成商业秘密被侵犯的为100%;在劳动合同中设置保密条款有66%,而与重点员工签订专门保密合同的却为0,与重点员工签订专门竞业限制协议的也是0,发生泄密事件后选择不了了之的为25%。上述事实表明:许多经营者对于频繁发生的商业泄密事件,不仅法律意识薄弱,而且缺乏必要的切实有力的防护措施和手段。浙江省临海市工商局通过行政指导,为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构建事前积极预防、事中有效补救、事后顺利查案、全市联动维权、自我完善发展立体保护的体系,很有创意,也具有推广价值。在此呼吁全国其他地方工商部门和眼镜企业,也尽快实现类似的良性互动,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完善的保密机制,减少或避免因商业泄密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