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由上海根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视光技术应用及发展“高端对话在北京惠侨酒店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褚仁远教授主讲,在会议中,褚教授对于目前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不专业验光易影响视力 作为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的主任,褚仁远教授发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5年间持续上升,近视眼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的最大问题。 “不专业的验光,是导致近视眼的一大原因。 ”褚仁远教授说。 作为屈光界的元老和权威,褚仁远教授于2002年提出了 “医学验光”的概念。 所谓医学验光,是指在正确验光的基础上,为了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的最大效果,对双眼的验光度数进行正确处方。真正规范的医学验光应该包括检查双眼视功能、主导眼、眼位、调节力和散光等几个方面。 不专业的验光必然导致不专业的配镜,会造成头晕、恶心,易出现视疲劳等症状,进而影响视力。 二、从业人员不够专业 国外验光师必须经过四年大学基础教育、四年视光专业学习和一年的实习经历才能 “上岗”。然而,根据国内首份 《验光环境和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国内84.2%的眼镜店验光人员,仅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很多验光师为了获得职业上岗证书而参加过一定的培训,还有部分人,仅仅通过 “传帮带”的形式 “熟能生巧”。 电脑验光和人工插片验光是这些店都不会忽略的步骤,但检查眼睛的调节功能和检查眼位这两个重要的步骤,通常都被忽略了。 三、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着个体差异,在同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或近或远的偏差,给每一个孩子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裸眼视力达到了1.0,家长千万不要得意,以为孩子视力不错,事实上,他很有可能已经是近视眼,需要及时矫治。 因此,建议建立一个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从3岁开始,每半年给孩子做一个散瞳验光,测量孩子的眼轴长度、角膜球半径、眼压等,当然,还要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从孩提时代开始观察和矫正,才是最根本的防治。 本次高端对话会中,各大企业对于视光技术应如何发展,以及在发展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案提出了各自的意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错误的配镜会严重影响视力的健康,所以规范视光学行业法律法规,进行视光学行业质量确认,培养专业的视光学人才,向消费者普及视光学知识,这样,才能使眼镜行业做的更大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