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眼睛保健的四大误区 和其他身体器官一样,眼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各种状况,因此,也需要保健和善加照顾。专家提醒,正确掌握眼睛保健知识,走出眼睛保健的误区。 误区1: 白内障要“熟”了才能开刀 白内障是随着身体老化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的眼科疾病。所谓白内障,是由于眼睛里的透明晶体老化浑浊造成,并因此影响到视力。目前并无药物可以医治,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调查显示,高达90%-95%的中国人在过了70岁以后,会患上白内障,需要通过手术才能纠正视力。 视线模糊、近视突然迅速恶化、视觉暗淡,眼睛对光线非常敏感,这些都是患上白内障的症状。患者如果坐视不理的话,病情会慢慢恶化,甚至导致眼球内的晶体肿胀而成为青光眼。 过去许多人以为,白内障手术要等白内障“熟”了才比较容易进行,因此,不“熟”不做。 专家介绍说,这是20年前的说法,那是由于过去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已进步了许多,现在的小切口超声波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必等白内障成熟,相反的,太过硬、太过老化、太过熟的白内障,反而较不容易进行手术。 目前的超声波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很高,是很安全的眼科治疗。白内障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视力是否受影响,来决定手术的日期。 专家提醒:只要白内障引起视力障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就必须进行治疗。 误区2: 有近视就不怕老花 很多人在40岁时眼睛便开始花了,这是由于眼睛晶状体弹力减弱、调节能力变差,因此每当看近的东西变得吃力,物件变得模糊不清,这种视力障碍现象称为老花眼。 老花的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过去有许多人以为,已经有近视的人就不怕老花,其实呢? 专家家指出,这是错误的说法。近视和老花是两回事,但是,有近视的人,会因为度数的多少而影响到需要或不需要戴眼镜,如果是一两百度的近视,会觉得老花的情况较不严重,甚至只要摘下近视眼镜就可以阅读书报或是看近的东西。 专家建议:近视如果高达六七百度,眼睛老花之后,看远看近都有问题,这时除了近视眼镜之外,还应该再准备一副老花眼镜;如果要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方便,或可配一幅渐进式多焦点眼镜,这类眼镜既能看远又能看近。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