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患眼病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眼镜也越戴越早了。据悉,目前我国2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远视等眼科疾病,其中有5%的儿童存在弱视问题,不少儿童患了眼病却毫无知觉,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变盲。春节期间孩子放假了,家长可不要轻忽,这段时间可存在不少眼疾隐患呢! 近视:防大于治 近视是最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随着孩子课业压力的加大,电视、电脑走进日常生活,我们身边“小眼镜”越来越多。最新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分别达到23%、40%和60%。 专家建议:儿童近视大部分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引起的,现代的孩子在室内久坐较多、户外活动较少,平时以看书写字为主,而且写字、阅读的姿势不对,休息时也多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春节期间,更是孩子们玩电脑游戏的好时机,患近视的可能性也加大了。 父母应该做什么:专家的建议是,孩子在上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开始定时进行视力检查,因为18岁以前是治疗近视的最佳时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看远处时眯眼睛、皱眉头,看书、看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就要及时带孩子去看眼科。 另外,多给孩子吃新鲜蔬菜和柑桔类水果,富含维生素B2的食品,以摄取足够的叶黄素,少食甜食,防止视力退化。还可以经常食用补肝肾、益气血的食品,如动物肝、肾、眼、鱼类及龙眼、葡萄、桑椹、芝麻、胡桃及中药决明子、枸杞等,防治近视。 沙眼:早发现少后患 沙眼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患儿多为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内的儿童,往往造成流行。沙眼病毒也可以寄生在母体的泌尿道,不但引起孕妇非淋菌性尿道炎,同时能在分娩时经产道感染胎儿。因此家中成人有沙眼,小孩也多被感染。 专家建议:沙眼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节日期间,三亲六戚都喜欢串串门,轮流拜年,孩子难免不会用到沙眼病人使用过的脸盆、毛巾、手帕,或者手触到感染物再摸自己的眼睛,就此被传染。在被感染初期,沙眼的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发现已转变成慢性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眼睑内翻和倒睫,引起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导致孩子视力障碍,最后失明。 父母应该做什么:沙眼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也难逃父母“法眼”。医生告诉我们,曾经有过这种例子:一位母亲坚称孩子眼睛“不对劲”,但举不出具体症状,送到医院一检查,孩子果然患了沙眼。孩子患沙眼后,会感到眼内发痒或者有少许分泌物,见风流泪、怕光,甚至眼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因此,孩子、尤其是不会说话的幼儿的眼睛健康,全靠父母细心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