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简介:高卫萍,省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眼科博士,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编及参编《眼病350问》等近20本论著,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干眼症、白内障、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的治疗。在干眼症治疗中采用中药内服、针灸、局部用药等,取得较好的疗效。对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后发障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高医生,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眼睛发干,这是不是干眼症? 高卫萍:不能说眼睛一发干就是干眼症,因为干眼症是一类有严格定义的疾病,其特征是出现干涩、畏光、流泪、异物感和视物疲劳等症状,该病特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不正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睛表面有病变。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缺泪性干眼的发病率为2.7%,约3000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干眼症已成为眼科的常见病。 笔者:干眼症是如何发生的? 高卫萍:干眼症的发生主要由于泪液分泌过少,而泪液分泌过少,又可是先天和原发的,还有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先天性与原发性较为少见。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干眼症较为常见。如沙眼、白喉性结膜炎、眼部天疱疮、化学灼伤、外伤或手术等,破坏了泪导管,或致泪腺萎缩,而导致泪液分泌过少;由于三叉神经、面神经等神经系统受疾病的影响麻痹或损害,也会直接导致了泪液的分泌减少;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维生素A缺乏等症也可使泪液的分泌减少。有时泪液能正常分泌,但泪膜不稳定,泪液蒸发加速,如眼睑炎及睑板腺炎、睑板腺等先天缺损,亦可形成干眼症。此外,长期使用眼药的刺激等,环境污染,长期观察显示屏,戴隐形眼镜等,也可形成干眼症。 笔者:干眼症有那些症状? 高卫萍: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易视疲劳、难以名状的不适、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等。 笔者:干眼症如何检查? 高卫萍:除了根据眼干涩等症状外,主要通过泪液分泌量的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检测、泪膜破裂时间的测定等检查,通过检查,不仅知道是由眼泪分泌过少引起的,还是由于眼泪蒸发过快引起的。 笔者:高医生,我们知道省中医院眼科中心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获得了较好疗效,您本人又是长期研究干眼症的专家,您能详尽介绍一下干眼症的治疗吗? 高卫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常用方法有滴用人工泪液,但这仅能缓解症状,且需要不断地滴眼,才能保持眼的湿润,对于泪液分泌减少的干眼症还需从根本上治疗。如果是因服用了某些药物而引起干眼症,则应把药物停了;若是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就要先治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中医可内服或局部应用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类的中药。我们用润目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获得了一定疗效。 针对不同类型的干眼症,要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对泪液分泌过少的干眼症(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治疗,主要采取这样一些措施:一是消除诱因;二是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即人工泪液;三是保留泪液,即戴硅胶眼罩、湿房镜或潜水镜,或用胶原和硅胶制作的泪小点栓子,做暂时性泪小点封闭。对较严重患者,在多次试用泪小点栓子和无泪溢后,可考虑行永久性泪小点封闭术。四是促进泪液分泌,口服必嗽平等,可以促进部分患者泪液的分泌。五是中药治疗,常用中成药有杞菊地黄口服液、石斛夜光丸和生脉饮,专方治疗有润目灵等。六是针灸,常用穴位: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太阳等。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治疗包括:清洁眼睑、口服抗生素和局部用药。 但如果干眼病是先天性或原发性的,本身就没有泪腺,或是神经系统出问题等原因,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还没有什么好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