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治疗假性近视”、“验光配镜”的门店。其治疗标准、验光正确与否都有待考证。金华近视治疗中心眼科医师虞丹平提醒,治疗近视别偏离理性防治的轨道,注意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一:近视眼=不正常 近视的本质相当于照相机聚焦模糊,是因为镜头(角膜及晶状体)、底片(视网膜)等各种组件的光学不平衡而呈现的近视屈光状态。当我们的眼光落在数轴上时,会发现,零只是长长数轴上最偶然的情况。这一普遍性的原理也体现在人眼的屈光状态上,负(近视)或者正(远视)的几率要大于0(正视)。因此,人类有理由说,近视是正常状态。 提醒:人类对自身屈光状态的要求,是随年龄而演变的。轻度近视,中高度近视,如果不合并眼底异常,矫正远视力亦在1.0以上,不能认为是“有病”。 误区二: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流传甚广的“假性近视”概念,仍为很多人所接受。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为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甚至许多眼科医生,也为自己的孩子“假性近视”而苦恼。许多人相信“近视有真假之分”,“假性近视是指可逆或早期阶段”。 提醒:判别近视必须以验光为准。所谓假性近视只占青少年近视中一个非常小的比率(可能不超过3%):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 误区三:早戴眼镜=促使近视加深 有些家长抱着“早戴眼镜越戴越近”等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这一认识甚至比“假性近视”更难改变。科学而言,应该是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考虑配镜处方。 提醒:首次验光配镜者宜到医院眼科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配到合适的镜片。 误区四:激光手术可一打“了”之 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内大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第一种是神化手术效果,近视激光手术“一了百了”。事实上当前的激光手术尚未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另一种是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即所谓“治标不治本”,而事实是,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十多年实践已证明激光手术效果确实稳定而且可靠。 提醒:近视手术是选择性手术,应根据个人意愿及近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虽然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认可,但是它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手术适应症,应理性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