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美发达国家有愈演愈烈之势。拉美和亚洲国家不断遭到欧美发达国家贸易制裁。据统计,在过去5年间,针对亚洲国家的反倾销措施数量占比高达74%。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7月1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盟在2011年~2012年共执行112次反倾销措施,主要针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
进入2013年,欧美对华贸易依旧争端不断,影响也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美国和欧盟分别对华实施两项和4项“双反”调查。“尽管数量很少,但造成的损害较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涛表示:从上半年趋势看,欧美对华贸易设置壁垒意图明显,下半年出现贸易摩擦的可能性难以避免;从特点上看,美国提高了对华贸易保护的隐蔽性,并向新能源和高科技产品领域拓展。
有学者分析认为,除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壁垒,中国还面临欧美对华贸易壁垒的新形势。7月8日,欧美双方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贸谈判——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意在重塑欧美投资和贸易关系,建立国际贸易新规则。如果TTIP配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两洋战略”得到实现,世界贸易版图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美联手走向市场一体化,这对中国出口、投资和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觑。该协议可能筑起的贸易壁垒,将远远大于欧美对中国单个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的影响。如果欧美之间享受零关税或者低关税,各自产品在对方市场上就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中国同样的出口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后在价格方面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如果欧美统一产品、行业规则和标准,中国产品如达不到欧美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要求,可能连欧美市场的大门都进不去。(《新华网》)
点评:我国眼镜出口行业由于其特殊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方式,一直以来就是欧美等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发区。如今,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愈演愈烈,欧美反倾销手段更趋隐蔽,领域更加高端,这给我国眼镜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困难。对此,相关企业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并作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以便未雨绸缪,及时防范,积极应对。
来源:中国眼镜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