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8|回复: 0

眼镜业2008年八大预测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16-9-22 17: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别是奥运会的举办成    为社会经济的热点。对于社会影响力不大的眼镜业来说,过去两年因为很多大众媒体对“暴利”的热炒无意中提高了知名度。那么,在热闹喧嚣的2008年的基础上,做出大胆的探讨和预测吧,虽然这种预测未必精确,但积极的思考和准备总是有益的。    一、奥运效应对眼镜业的影响有限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奥运会主要对餐饮、旅游、宾馆、地产、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等产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对总体经济而,效应并非想象的那样大。据有关机构预测,在2003~2007年的建设期内,除北京外的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望提高0.07个百分点。造成这种善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与全国的经济规模相比,北京市的经济总量所占比重较小,仅为4%左右,因此北京市的奥运经济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拉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同样,在奥运会逐步成为商业炒作热点时,眼镜行业似乎很难受益太多。因为眼镜不属于快速消费品,也并非主流消费品,跟奥运会的关联度并不高。所以,寄希望于奥运会对眼镜产业有明显的拉动是不现实的。基于眼镜行业的总体上产值不大,多数产品有静态消费特征的现状,最直接的办法是利用奥运热点做促销。对整个产业界而言还是要立足于脚踏实地,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提高竞争力。
    二、招工荒仍难缓解
    最近两年,眼镜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普遍遇到招工难的问题,预计2008年情况还将继续恶化。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2004年发端于珠三角的民工荒,去年已延展至作为大量劳动力输出地的中部省份安徽和江西;而今年西部省份甘肃的大量企业也首次遭遇了招工难。在从沿海向全国蔓延的同时,劳动力的短缺,已经从春节后的临时性缺工人,缺熟练工、技术工等,发展到现在一年到头都缺、什么工程都缺。以浙江温州为例,该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的招聘岗位长期维持在3万个左右。缺工人的企业遍及鞋类、眼镜、打火机、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宾馆、酒店等服务行业。
    前不久,在中国社科院一份题为题为《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报告也做出了大胆预测: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届时中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今年部分眼镜企业甚至因为大量农民工离厂,生产陷于半停顿状态。一些缺少工人的眼镜厂为吸引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把漂亮的厂房拍成照片。
    但是,缺工人的趋势很难因为眼镜企业的局部变化而缓解。一方面,由于三农政策、外出受歧视、缺乏归属感、独生子增多、民工作当地就业机会增加等诸多原因,目前外出的农民式日益减少,而且有很强的传导效应,趋势很难反转。另一方面,很多眼镜厂的工作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加上工资待遇和别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相比并无优势;而且,很多眼镜企业的老板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打压式管理,缺乏对厂内民工群体的人文关怀,使招工荒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
    2007年中令很多眼镜生产企业头痛的原材料涨价问题也许还将持续,预计2008年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因为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有偏快和转向过热的迹象,由此引发了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而眼镜行业中用量较大的铜、钛、铝、塑料等原材料短期虽有回落,但根据国际上大多投资银行的预测,2008年上述材料扔将维持宽幅震荡上行的格局。以铜价为例,在前两年有色金属的汇价大潮中,铜价不仅屡创新高,而且一直扮演的角色。目前,铜价从去年最高峰的8800美元/吨,已降至每吨5000多美元。不过,这也许只是短期回落,在国际上能源短缺和消费需求的背景下,价格中长期仍将上涨。虽然世界知大研究机构对2008年铜价走势分歧颇多,但比较浒的观点是,只要铜价持续的保持在5000美元/吨以上,就不能认为以金属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市场开始转入熊市。而且,机构对国内2008年铜市场依旧看好,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市场的供不应求,局部依旧维持牛市格局。预计将是上半年市场价格走高。下半年震荡回落的形势。
    需要注意的是,铜价的上涨只是眼镜生产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加的缩影,这种硬性的成本几乎没有节省的空间势必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
    四、内销市场加速启动
    回顾过去的两年,各种成本的上升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预计2008年原材料成本上升、工人工资增长、人民币加速升值等成本矛盾将逐渐产生累积效应,部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软弱的眼镜生产企业在难以持续支撑后将退出市场。同时,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由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部分眼镜外销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和钱越来越难赚的窘境,开始被动谋划内销市场。目前,很多有一定规模,专做外销的眼镜生产企业的老板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分兵出击内销市场。
    其实,内销和外销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相对而言,内销的难度更大,但如果没有内销的支撑,眼镜生产企业的发展就是缺腿的,而且未来也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一方面,上述综合成本的上升已经大大压缩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某些单价低的眼镜产品甚至到了记得和亏损的临界点,而且很难逆转;另一方面外销眼镜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大多数只是被动接单生产,一旦定单大规模转移,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事实上眼镜制造的产业转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好几次,比如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发生过。国内眼镜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和当时劳动力和土地等比国外便宜有关。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这种优势将越来越小。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很多外销眼镜企业的寒冬刚刚来临,也许在2008年很多成本优势较小的眼镜企业就将倒在寒风中。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企业已经产生了紧迫感,内销的启动似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五、很多眼镜老板将退出股市、楼市
    在前两年楼市和股市热潮的冲击下,眼镜行业几乎绝大多数的老板都涉足其中。但在通货膨胀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将逐步收紧,这将使很多动用企业流动资金儿银行贷款炒股和炒楼的人面临资金抽水的压力。
    由于楼市处于严厉的宏观调控周期中,不少进入楼市不久的眼镜企业老板并没有赚到钱。而以前在股市中投资的很多人在经历2007年的反复震荡调整后,不少人先前赚到的钱都倒赔进去,有的人甚至套的很深,以至于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转。比如,有些眼镜厂老板因为钱放在股市中被套而一再推迟了结款日期。
    总之,在股市和楼市中花了很多精力却倒赔钱后,不少眼镜企业老板将重回正途,专心经营自己的企业。
    六、出口退税或全部取消
    我国出口退税始于1985年,那时,国家外汇极其短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因此,出口退税就是一项重要的扶持政策。但目前我国已是外贸大国,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全部取消出口退税时机已成熟。去年七月一日起,国家已经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收政策率下调,其中眼镜光学产品退税率下调,其中眼镜光学产品退税由原来的13%下调为9%。此次调整虽然幅度不大,影响有限,但已经为眼镜行业敲响了警钟。
    不过,从趋势上看,幅度下调只是过渡措施,在贸易顺差矛盾突出,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大背景下,全面取消出口退税也许不用等太久的时间,而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首先面临全面取消的威胁。眼镜生产企业虽然不属于高耗能行业,但产品附加值低,很多配套的电镀企业污染严重。事实上,2008年人民币有加速升值的趋势,很多机构预测将升值10%,通过计算,人民币每升值近1%,等于降低出口退税率1.3%,这时退税率只有9%的眼镜产品来说,似乎出口退税已经没有必要。所以取消出口退税似乎没有悬念,2008年很可能就会实施。
    虽然很多眼镜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来部分抵消出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冲击,但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其国际竞争力下降,从而降低产品毛利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当然,全部取消出口退税后,短期内会影响出口增长速度,对部分行业,订单会向其他国家转移,但这是短期的,长期看有利于促使整个产业升级换代。
    七、零售店数量减少或将加速
<p><font size="3">    在经历前几年的开店高峰后,2008年也将成为重要的拐点,眼镜店的数量也许将越来越少。过去的一两年,平价眼镜超市的星火燎原和国际眼镜连锁巨头的登陆把眼镜零售市场的竞争推向了高潮,这似乎正是拐点的前光。虽然平价眼镜超市在媒体的热炒后已经开始风平浪静,但眼镜零售店的整合和并购已经无法遏制,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淘汰弱小的“散户”,强者恒强。这种结果最直接的体现是全国各地小眼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