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9|回复: 0

杨亦米:眼镜王国的缔造者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16-9-22 1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海杜桥,是众所周知的“眼镜王国”,杨亦米就出生在这里。如今,杜桥的眼镜制作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而在成都杨亦米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眼镜王国。“近年,公司的销售额一般都在千万元以上。   成都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成都东大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亦米一脸谦逊的笑容,用极其朴实的话一再地强调,眼镜行业是个小行业,公司也是小业绩。而事实上杨亦米经营的“东大”,代理了隐形眼镜里几乎所有的品牌——博士伦、卫康、海昌、全能等,占到全市眼镜批发市场的三分之一、零售市场的四分之一。而在他的带领下,台州人的业绩也已经占据了本地的半壁江山。   艰苦岁月    1989年,年轻的杨亦米跟随着姐夫,来到了天府成都。“当时,我只有两万元钱就出来打天下了。”杨亦米回忆,那个时候销路不愁,只是资金太少、购货能力有限。在初来成都的3年时间里,他用仅有的费用,马不停蹄地走遍了西南地区的各个角落,审视着这个尚未开发的眼镜市场。拥有着眼镜故乡的杨亦米以批发渠道,瞄准了四川及其周边的1亿多人口的商机,迅速地夯实了眼镜王国的基石。   回忆当初,杨亦米无尽感慨:坐火车,没座位,一站就是几十个小时,经常是晚上赶车,白天送货。第一趟生意下来,杨亦米的两万元转手间就赚了六七千元。尝到了甜头,年轻的杨亦米开始琢磨:本来可以依托家乡资源,把杜桥的眼镜卖到成都,这样的生意做起来简单,但缺乏竞争力。毕竟,在一个市场里,肯定是低端产品占到多数,竞争对手也多。“我要走高端路线。”再次认准市场的他,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隐形眼镜市场。    1994年,杨亦米在成都成立了东大眼镜行,开始做眼镜批发。    1997年可谓是给杨亦米事业带来转折性意义的一年,当时他以高价房租租下了极具市场前景的成都大酒店的门面,从以往眼镜架的单一批发扩大到全方位眼镜产品的批发,批发的产品有隐形眼镜、护理产品、眼镜片、眼镜架、太阳镜、老光镜等眼镜用品。    时刻无惧    杨亦米不断地强调着眼镜行业的特殊性,1995年之前是买卖双方市场,而后到2000年是买卖多元化市场,现在则是服务市场。为此,他不再一个人单干,而是不断培养销售经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相应的服务。“现在的眼镜行业,需要一套完整的服务与设备,这就需要不小的费用。”他道出了眼镜行业不断增长的成本。    在杨亦米看来,台州人有一项优良的品质,那便是:每时每刻都会给自己压力。就是在这样的动力下,杨亦米认定,人家能做到的,自己同样也能做到。通过勤劳和诚信,杨亦米将眼镜事业越做越大,就拿隐形眼镜卫康系列来说,在成都的销售量中有30-40是通过他的公司来实现的。而让杨亦米更为自豪的是,由于他的扶持和带动,有越来越多的台州人加入眼镜批发或零售行业。“就目前的四川市场,有三分之一是咱们台州人在做。”杨亦米说。    如今,在四川成都二环路上,一栋高7层、名为“富丽城”的写字楼里,活跃着大批眼镜批发商,其中台州人占到了40。他们控制了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眼镜批发市场。这栋楼已经在去年被这些批发商整体买下,牵头人就是杨亦米。杨亦米说,来到成都已经十多年时间,不仅事业顺利,生活也已经稳定。“我的家已经定在了成都,不会再离开了。”    “全部的四川眼镜市场不过5亿元,比不上制造业一年的市场。”对于未来,杨亦米开始谋划着转行。透过眼镜,杨亦米已经看到另一方乐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